摘要:遵杨师所传,尚派形意不按常人习俗练拳,是逆行修炼,是练内兼外。我把高师所教的定步、活步、合步三步鹰捉、五行拳逐一练给杨师看了。

先师高抟久(1897-2002),字圣民,一字升敏,莱州市(原山东掖县)驿道镇驿道村人。先师杨相篱,莱州市程郭镇西程村人。高杨二师于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求学期间,因是同乡又和形意拳大师尚云祥先生共居一院,遂同拜尚云祥先生为师学习形意拳。

高先生以前是山东青岛实业巨子,1947年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行宪国民代表大会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留在大陆,捐出实业,被新政府接收改名为为青岛国纺厂。后赋闲居于青岛。文革初期,高师因身为“国大代表”、“大资本家”被批斗,被迫从青岛遣返掖县驿道镇老家,进行劳动改造。回村后,仅与70多岁的师母相伴。那时候70多岁的高师,天天挨批斗,戴着大纸帽子游街,还要自己嘁着口号。


尚派形意拳第一代传人----高抟久、杨向篱

杨向篱先生之拳照

20世纪70年代,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遇高师。得知高师拳艺高超,征得高师同意,遂秘密学习形意拳术。当时高师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终日以泪洗面。我见到高师难过,即诚心相劝,遂与高师患难结下师徒缘。高师是近代武林中的寿星,这与他练习尚派形意拳有很大的关系。高师常言:“人能动能静,所以长生。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静,道家是指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动的功夫指易骨、易筋、易髓,练法是明劲、暗劲、化劲。练尚派形意拳,道法融入桩法,桩法融入拳法,三回九转是一式:就是把三回九转融为一体。尚派鹰捉是尚派形意拳的典型拳式,高杨二师的弟子在十多年前就有过论述,但能明了者并不多见。

拜入高师门下,入门是无极桩,两仪桩和三体桩。我曾疑惑地问高师: “您教我的不是形意拳,而是气功吧?”高师笑着说: “形意拳就是气功拳。我教的是先师尚云祥所创的正宗尚派形意拳,与常人练的不一样。有些人练形意拳形与意分家,练形不练意,一招一式造型美观,发力刚猛,此乃常人习俗。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身空。如此练下去,永远都进不了尚派形意拳的门槛。”


尚派形意拳第一代传人----高抟久、杨向篱

高抟久先生拳照

高师教拳结合道家功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1、调心:先入静。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气行,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乃神意气相通,合成一气。2、调息:呼吸胎息,一吸一呼。下丹田呼吸在华池,炼精化气——易骨,练明劲;中丹田呼吸在土釜,炼气化神一一易筋,练暗劲;上丹田呼吸在泥丸,炼神还虚——易髓,练化劲。具体行气操作练法,道家诀: “眼观鼻,鼻观脐,处处行气不可移”。遵道家法规,一吸一呼为一息,胎息细、长、慢、稳。一气贯三田(即上、中、下丹田),三田金液满,体似银膏流光明,婴儿呼。形体规矩十二字: “吸、扣、顶、提、抓、停,毛发竖,力根生”.

文革结束,高师平反,我随高师学拳由秘密转为公开。高师把我推荐给他的师兄杨相篱先生。高师带我去见杨师,二老相见,泪流满面。杨师家原来是四合院,后因家境败落,拆掉了南屋和东厢屋。文革期间,杨师也是天天挨批斗。杨师身边只有一个残废的七儿子。杨师家境清贫,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高师遂经常给砀师钱物以补贴家用。高师带我来到杨师家中,客主礼毕。高师说:“尚派形意是无价之宝,在我们这一代丢了传承太可惜了,咱俩年事已高,万一带到棺材里就不值钱了,更对不起尚师对我们的培养。弟子綦建淞跟我学习形意拳多年,以后咱俩共同培养他成长吧。”杨师说:“你选的后学,我答应收下为徒”。我听后热泪盈眶,赶紧给杨师行礼。我把高师所教的定步、活步、合步三步鹰捉、五行拳逐一练给杨师看了。杨师说: “一个鹰捉就够用,五行拳、十二行拳鹰捉里面都有了。一式精万式通,万通不如一式精。”

杨师教拳规矩严明,没有半点马虎。跟随杨师逐渐学习了鸡腿、龙身、熊膀、猴相、虎抱头、五行架。杨师要求遵规循矩,严格整形,合格后方可研练鹰捉。遵杨师所传,尚派形意不按常人习俗练拳,是逆行修炼,是练内兼外。常人打人用拳头,以强打弱,以快打慢,而形意拳是用意不用力,通体混元之气,用气打、神打。带着气练拳是“气与意合”,就有气打;带着意练拳是“心与意合”,就有“神打”;全是意气在周身流行。拳经说“达摩西来一虚无,全凭心意用功夫”,时时处处用心意,心满意足,意到气满。尚派形意,起钻落翻,是“一气之起落也”,气起形钻,气落形翻。回拉一字诀,调息:练吸不练呼,气贯三田,内方外圆,方者以应其中,圆者以应其外,将人体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练拳术之道,要脱离常人习俗。练形不练功,练拳不练意。拳与意不合,拳练的“无气”,拳与道不合,拳练的“无心”。先师言:“练拳术不在于形式,只在于神气圆满而已”。“练拳不练功,身上到老空”, “道形合一形意功,静为本体,动为作用。练至骨节通灵处,浑身龙虎气横行,掌心力从足心起,一指霹雳万人惊。学艺精心求其妙,吐气使力如山崩”。

尚派形意,我从学于高杨二师,得法于尚派传承。虽学练多年,但于道艺、技艺仍不成器,有愧于高杨二师。但我至今仍把尚派形意作为我一生的功法。尚派形意,其奥秘不是高不可攀的。其套路招法被众人所喜爱。但是,其功法功理被常人所忽视。尚派形意是道法,桩法,拳法三者融为一体传授的功夫。学者欲入尚派形意之门,尚需名师指点,勤练多悟,方才能使拳艺上身。

作者:莱州高抟久、杨向篱先生之门生綦建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