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吃面,那不得不提苏州,苏州人可是公认的吃面大户,所谓“人在苏州,吃面不愁”。苏州人开心的时候吃面,饿了的时候吃面,过节的时候还吃面。而且苏州人对吃面也非常讲究,面汤要咸淡适中,面条要韧性十足,浇头要荤素搭配。这样的面不仅征服了本地人,也征服了外来者的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家苏州驰名的老字号面馆“朱鸿兴”。

朱鸿兴面馆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创立的,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老板朱春鸿在1938年3月,开起了一家不足三十平方米的面馄店,取名朱鸿兴。聘用技艺高手陆福生掌灶,供应焖肉面、爆鱼面、爆鳝面、蹄面、冻鸡面和汤包、小笼等各式点心。

朱春鸿颇有经营头脑,在“面”字上大做文章。他研究顾客的口味,利用本地的特产,先后推出了咖喱蛋汁排骨;虾仁蟹粉;虾子、虾脑、虾仁的“三虾”;虾爆鳝糊;三鲜火鸡;什锦;蜜汁葱油蹄等中高档面浇头,以及虾肉汤包、虾肉小笼和玫瑰、薄荷、细沙、麻酥、荠菜等件头点心,生意兴隆。苏州面条讲究汤水,因此朱鸿兴每日吊汤都用鸡肉、猪肉、肉骨头、鳝骨做原料,加水煮透。有了好汤水,还要有细面,这样才能把汤吸进面里,味道就能吃出来。

朱老板用的是二八牙细面,加上下面师傅的高超技术,盛面的抓篱朝空中掼两掼将面卷紧,这样既能吸足汤水,又有吃口。为了突出浇头的色、香、味、形,还别出心裁地用各式瓷碗与不同色汤来衬托,如蹄面用红汤红花碗;焖肉面用红汤青边碗;虾仁蟹粉面用白汤金边碗。根据顾客需要,一碗面可以做成硬面、烂面、拌面、汤面;紧汤、宽汤;减咸、增咸;重青、免青和免红等不同口味,根据顾客胃口大小,面量可以多点或者少点,还备有胡椒粉、姜丝、辣油等佐料,给顾客选用。

“朱鸿兴”的面点花色品种繁多,有焖肉、肉丝、爆鱼、蹄膀、什锦、香菇、冻鸡、三虾及蛋汁排骨、虾仁蟹粉、虾爆鳝糊、三鲜火鸡等数十种。在面汤、面碗使用上,亦有奇招。面汤备红、白两种,不同浇头的面点用不同的碗,蹄膀面用红汤红花碗,焖肉面用红汤青边碗,虾仁蟹粉面用白汤金边碗。面还是那碗面,不失特色。

早在开业初,由于朱鸿兴的面品种多,质量高、服务周到、薄利多销,引得美食家们的天天争早赶吃头汤面。朱鸿兴供应阳春面,适应下层百姓的需求;还不断增加花色面。这些浇头的鱼、肉、虾、鳝原料,朱老板亲手包揽,每日身围作裙,上菜场选购。加上高手烹调,因此浇头味道确实好。朱鸿兴十分讲究时令特色,五月上市三虾面;小暑过后供应鳝糊、爆鳝面;夏天供应枫镇大面、净素馒头;秋天供应蟹粉小笼。

面馆一年四季轮番“轰炸”,生意不断,天天门庭若市。就连附近居民有客留饭,也去朱鸿兴炒两只浇头,迎宾待客。后来慢慢地得到来苏州演出的北京、上海以及苏州本地京剧演员、评弹艺人、滑稽艺人和书法家、画家等文艺文化界人士的青睐。朱鸿兴店门口的黄包车天天排成一排,成了苏州一条显著的风景线,也是对它的最好宣传。如今的“朱鸿兴”成了一块金字招牌,苏州老字号面业大王的美誉驰名京沪一线。

更多中华老字号文化,敬请关注老号营;文章来源于老号营,如有转载,注明出处。若任何团队及个人私自转载盗用,一律追究相关责任,敬请知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