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解五運與六氣的關係


通過前面幾篇的講解,大家瞭解了五運及六氣的基本概念,那麼五運和六氣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如:今年爲戊戌年,司天爲太陽寒水,在泉爲太陰溼土,歲運爲火運太過,兩者之間是如何影響的呢?只是簡單的水火相剋的原理麼?看完全文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記載:“夫五運之化,或從天氣,或逆天氣,或從天氣而逆地氣,或從地氣而逆天氣,或相得,或不相得……使上下合德,無相奪倫,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行宣行,勿乖其政”,又:“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此句中“天氣”即司天之氣,“地氣”即在泉之氣,“運”即歲運(中運、大運),概述了五運與六氣司天在泉相臨合是疾病發生的根源,所以說:“此天地之綱紀,變化之溯源”。


由於運有太過不及,氣有司天在泉的不同,因而五運與六氣相臨合有同化、異化及平氣三大類情況。

 

一、五運與六氣相臨同化規律

在《素問·六微旨大論》《素問·天元紀大論》與《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均講述了五運與六氣相臨同化的規律,“願聞同化何如……風溫春化同,熱曛昏火夏化同,勝與復同,燥清煙露秋化同,雲雨昏暝埃長夏化同,寒氣霜雪冰冬化同,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更用盛衰之常也”,即是說歲運(中運、大運)與六氣司天、在泉之氣及地支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便叫做同化,如木同風化,火同暑熱化,土同溼化,金同燥化,水同寒化之類。根據運氣五行屬性關係,可將運氣同化分作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及太乙天符。

 

1.天符

《素問·天元紀大論》提出“應天爲天符”,即指歲運(中運、大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的五行屬性相符,見圖1-5。計有己丑、己未、戊寅、戊申、戊子、戊午、丁巳、丁亥、丙辰、丙戌、乙卯、乙酉共十二年。如己丑年,己爲土運,司天之氣爲太陰溼土,兩者五行屬性皆爲土,故爲天符年。

圖1-5 天符年運氣關係圖


 
2.歲會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指歲運(中運、大運)的五行屬性與地支的五行方位屬性相符,見圖1-6。其中地支的五行方位規律爲:“東方寅卯木,南方巳午火,西方申酉金,北方亥子水,辰戌醜未中央土”,又《靈樞·衛氣行》指出:“子午爲經,卯酉爲緯”,在四方正位中,子居於正北方,午居於正南方,卯居於正東方,酉居於正西方,見圖1-7,東西南北經緯相對居四正位的子、午、卯、酉四地支稱爲四正支,而寅、申、巳、亥四地支不居於四正位,故雖壬寅五行屬性皆爲木,庚申五行屬性皆爲金,癸巳五行屬性皆爲火,辛亥五行屬性皆爲水,這四年歲運(中運、大運)的五行屬性與地支的五行方位屬性相符,但並不可稱爲歲會年。因此歲會年計有丙子、戊午、丁卯、乙酉、甲辰、甲戌、己丑、己未共八年。如丁卯年,丁爲木運,地支卯居正東方木位,即爲“木運臨卯”,兩者五行屬性皆爲木,故爲歲會年。


圖1-6 歲會年運氣關係圖



圖1-7 地支四方正位圖


 

3.同天符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提出“太過而加同天符”,即指逢陽幹之年,太過的歲運(中運、大運)之氣與在泉的客氣相和而同化者,見圖1-8。計有甲辰、甲戌、壬寅、壬申、庚子、庚午共六年。如甲辰年,甲爲陽幹,土運太過,在泉之氣爲太陰溼土,兩者五行屬性皆爲土,故爲同天符年。

圖1-8 同天符年運氣關係圖


 

4.同歲會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提出“不及而加同歲會”,即指陰乾之年,不及的歲運(中運、大運)之氣與在泉的客氣相合而同化,見圖1-9。計有癸卯、癸酉、癸巳、癸亥、辛丑、辛未共六年。如癸卯年,癸爲陰乾,火運不及,在泉之氣爲少陰君火,兩者五行屬性皆爲火,故爲同歲會年。


圖1-9 同歲會年運氣關係圖


 

5.太乙天符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符歲會何如……太乙天符之會也”,其便指既是天符又是歲會的年份,亦就是歲運(中運、大運)之氣、司天之氣、地支之氣三者會和,《素問·天元紀大論》謂之“三合爲治”,見圖1-10。計有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共四年。如戊午年,戊爲火運,司天之氣爲少陰君火,地支午居正南方火位,三者五行屬性皆爲火,故爲太乙天符年。


圖1-10 太乙天符年運氣關係圖

運氣同化中,各年氣象變化較爲單一,存在偏勝現象,易給人體與其他生物造成單向危害。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指出:“天符爲執法,歲會爲行令,太乙天符爲貴人……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五種類型的運氣同化,會形成較強大的單一氣候變化,以“執法”“行令”“貴人”比喻其力量與作用的大小。執法,爲“天符”之邪在上,發病迅速而嚴重,重則未必死;行令,爲“歲會”之邪在下,發病徐緩而持久,邪正相持不下;貴人,爲“太乙天符”之邪統上下全年,發病急劇而有死亡危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