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在5月14日舉行的京東工業品超級品類日中當天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高達456%。比這一數字更爲重要的是,讓人們看到了通過工業品電商,爲衆多企業、整個工業領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之路,已經被徹底打通。

採購方:工業品採購變得像買蘋果一樣簡單,低價優質可追溯

工業品採購,一直以來都是被市場尤其是電商市場,所忽略的一個領域。

就如一位從事了十幾年的工業品採購員所表示的,"工業品採購供應商紛繁蕪雜,產品良莠不齊,供應鏈管理原始,流程週期長,效率低下,而且中間成本高。"總之,用其的話來說,就是"坑多難辨"。

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所有這些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都是行業不夠透明,在採購過程中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利用不夠,加之工業品採購本身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因此使得各種問題沉積未決,而變得日益嚴重起來。

爲此,京東早在2017年6月的時候,就已經進軍工業品市場。並在2018年9月,正式上線了京東工業品頻道。藉助京東在技術、物流、運營、資源、質控等方面的優勢,京東工業品可謂徹底解決了工業品採購員的各種痛點。

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第一,實現了1vsN。以往採購員採購,前期溝通都是1vs1的方式,現如今在京東工業品頻道上,採購員完全做到了1vsN。一個採購方,可以全流程、一站式地面對所有主流的供應商,不僅消除了信息不對稱,而且有效地提升了溝通的效率。

第二,保證良幣驅逐劣幣。採購員採購,最怕爲企業採購到質低價高的商品,而京東工業品頻道,嚴格的准入機制,天然的爲採購員搭起了一個前置的篩選機制和通道,從根本上保證了商品的品質。要知道,京東在剛剛進軍工業品領域的時候,聯手的就是史丹利、博世、哈量集團、德力西電氣、金佰利、福祿克、美國傑斯瑞特這樣的最頂尖的廠商。

第三,可以極大提升效率。傳統工業品採購,主要是以線下的方式爲主。在溝通、流程、供應鏈等方面,效率都比較低。而京東工業品,在這些領域,都是信息化、數字化、圖像化甚至智能化的,因此可以有效地縮短採購的週期,提升採購的效率。

第四,是可以讓採購更陽光。採購,歷來都是一個敏感的領域。老闆總是不可避免的會有疑惑,而員工則要做到"坦蕩蕩"也並不容易。而在京東工業品這一公開的平臺裏,一切都是公開、透明、可追溯的。覺得采購員選擇的,只能是品牌、口碑、質量和價格。這樣也會反過來,推動生產商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在各種痛點被有效、徹底的解決的背景下,當京東工業平臺再進一步,以成熟的"品類日"祭出營銷的大殺招之後,取得456%的同比增長就不足爲怪了。

電商在剛剛萌發的時候,曾經被看作是一個異類。但是如今已經成爲廣大網民重要的購物方式之一。可以想象,當工業品電商採購環境進一步優化,未來在工業品採購領域,電商也必然會成爲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生產商:銷售和品牌雙豐收,紅利大幕纔剛剛揭開

京東大力發展工業品頻道,其實也符合國家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在工作報中就提及,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打造工業品電商平臺,拓展"智能+",爲製造業轉型升級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的政策走向,其實背後都是爲了切切實實地解決問題。而在工業領域,"去產能、去銷售"就成爲了最重要的要點之一。對於採購方來說,此前是難以以最方便、最高效、最低價的方式進行採購,而對於生產方而言,則亟需擴大銷售的渠道和方式。京東工業品頻道無疑,爲雙方搭建了一個精準的對接平臺。

見微知著,在此次5.14京東工業品超級品類日中,通過一些微小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工業品電商的如火如荼,以及未來仍舊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首先,是出現"搶購潮"。和618、11.11等大衆商品電商節日一樣,今年的京東工業品超級品類日,也出現了瘋狂的搶購現象。有手快者,竟然在0.00秒快速入手了英偉達開發板。這一速度,比起618、11.11的瘋狂搶購,也不遑多讓。

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其次,是工業爆品多多。以往,人們的印象中,只有大衆消費品似乎存在爆品的現象,也才能拉動消費的熱情,比如超市門口永遠排着大隊準備買雞蛋的大爺大媽。想不到,在京東工業品品類日上,也出現了各種爆品。這其中綠億三防LED投光燈、海洋王強光電筒、力王塑料箱週轉箱名列前三

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再次,在京東工業品這一平臺上,在廣大用戶購買熱情的推動下,這些廠商也變得高調而有激情起來。綠億、海洋王、力王、公牛、路寧等品牌爲廣大客戶優惠讓利,最終牢牢佔據了榜單的前五名。

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最後,是出現了"城市組團"的現象。雖然和大衆商品電商平臺節日營銷,出現的城市比拼現象有所類似,但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在工業品領域,最爲出彩耀眼的城市,不再是北上廣、以及成都、重慶、武漢、南京等城市。這次工業品品類日"城市採購王"爲柳州,而柳州恰恰是廣西最大的工業生產基地。柳州之後,爲深圳、蘇州等聚集工業產業核心基地的城市。

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其實,工業品廠商在京東工業品平臺上收穫的不僅僅是銷售額和銷售量,同時還可以在品牌、口碑等方面得到巨大的紅利。比如,在綠億、海洋王、力王、公牛、路寧等Top品牌中,以往可能也就公牛、綠億相對還有些人知道而已,但是通過此次品類日的推廣,以及京東強大的營銷能力,讓這些品牌已經從工業領域,跨界到了大衆領域,極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些紅利也恰恰是企業發展長期的推動力。

TO B不是TO C的補充,而是京東電商業務的另一極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TO B成爲了互聯網下半場最重要的一個詞彙。各行各業都在擁抱和開拓B端的業務。

可以說,對於互聯網大部分玩家而言,面對的不是"To B or Not to B"的問題,而是切入點和速度的問題。當一些人還沉浸在消費互聯網的迷幻世界裏的時候,另一些人已經開始了產業互聯網星辰大海的新徵途。

京東工業品超品日456%增速

很顯然,京東就是屬於這樣的後者。

對於京東而言,參與產業互聯網、擁抱TO B業務,最重要也是最爲便捷的一條道路無疑就是,把TO C端成功的電商經驗,快速複製到TO B領域。這就好比一個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找到的工作,興趣和特長完美的被結合在了一起,這是多麼難得的事情。

這也是爲什麼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京東在供應端能夠實現擁有100+品類,1000+品牌商,約1000萬+的SKU;而在消費端則有超700萬活躍企業客戶,包括超5000家大型集團企業客戶,近400家中國500強企業,80%在華世界500強企業的重要原因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工業品電商業務,並不是京東大衆消費品電商業務的補充,從長遠來看,工業品這一TO B業務,很可能成爲和大衆消費品這一TO C業務平級而坐、相互協同的電商核心業務,甚至是電商TO C、TO B兩級中的一級。

更具體地說,京東發力工業品電商這一TO B業務,至少有以下幾大方面的利好:

一是,TO C、TO B良性循環,共同做大入口。互聯網行業素來有"得入口者得天下"的說法,在用戶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的當下,做大入口的意義不言而喻。無論是TO C還是TO B,其背後本質上都是"用戶"。而用戶這種TO C和TO B的需求,很多時候是交叉的。比如一個採購員,可能同時還是一位3歲孩子的爸爸,一個旅遊愛好者,他也有TO C端的消費需求,反之亦然。由此,TO C、TO B就有了交叉銷售的機會,更爲重要的是這種協同,能夠進一步提升京東的一站式服務能力,和電商入口的虹吸水平。

二是,爲提升GMV作出重大貢獻。GMV向來都是電商平臺最爲重要的指標之一,別看京東工業品這種TO B端業務,在生產商、購買商層面,好像和TO C的數億級別用戶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TO B端"量大"是一個天然的特點。可能一個業務員一年就是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採購任務。量級上遠遠超出普通消費用戶。因此也就對GMV的進一步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是,從電商切口打開更爲廣闊的空間。目前,京東在工業品領域,對廠商的助力主要還是渠道、營銷、品牌等領域,尤其是渠道。但是就如京東規劃的,長期來看其還要着手於大數據、供應鏈服務、金融服務、企業及運營服務。不難看出,銷售和營銷,只是前期的一個切入口,京東工業品深入企業的內部,在企業作業鏈條的各個節點,都發揮自身的優勢,助力企業,並和企業互惠共贏。比如通過比任何調研都精準的消費大數據,指導企業研發和設計;比如和企業進行金融、投資等方面的合作;再比如,和企業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共同深耕等等。

京東進軍工業品市場後,直接連接供應端和需求側,實現"供需無間"。通過減少交易環節,縮短產業價值鏈, 促進生產廠商與最終企業利益最大化,推動工業品市場良性發展。

而從更深層次來看,則是京東以"電商"爲基石,開啓了對傳統工業企業進行渠道再造、流程再造、生產再造的大幕。當這種"再造"深入到各行各業的各個企業時,就像有效地打通了人體的每一處血脈和穴位一樣,讓整個機體變得越發的蓬勃而輕盈。而這種變化,在宏觀層面的表現無疑就是,整個工業製造乃至國家經濟,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國內環境中,仍舊保持快速、穩健的向前發展。

點擊【閱讀原文】,註冊京東企業會員即獲專享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