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股票不能碰?

我看很多所謂專家必是講一些形態或圖形以用來說明何種形態或指標不能碰等等……。我炒股二十多年,交易數百次深知以形態或指標來判斷股票能不能買是純屬胡扯!

佛法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聲色求如來當然不會得到真理。

同樣的形態其後繼走勢卻經常完全不同!同樣的指標數值後面的走勢發展也常大相徑庭。

如果能以形態圖形指標來判斷什麼樣的股票不能碰,什麼樣的股票可以買,那麼世界上還有能虧損的人嗎?

交易的內在性質是博弈,是人與人的博弈。企業之間有博弈,市場上的人也是在不斷的進行博弈。對同一個價格,不同的人有不斷的看法,有人買入的同進有它人賣出。於是就出現了成交。因此圖形等不過是人與人博弈的外在表現而已,並不能通過外在表現去外推內在的。好比人行走在陽光下會有影子,但是你不能用影子去推斷人的一切行爲。

以分析人即投資者的市場心理爲核心才能知道什麼樣的股票不能碰不能買。

下面我簡要列出5種常見不能碰的股票情況:

1整個板塊做爲概念已被炒高一段時間,並且市場中人基本都已瞭解這些股票爲什麼會大漲。

此時熱點板塊中入駐的大資金一般都是在出貨,正急吼吼的盼望着有更多的接盤俠。

比如高送轉概念:當高送轉成爲一個概念即很多股票都開始高送轉並且大家熱炒時,那麼這個概念就不能碰了。此時高送轉的股價大多已虛高,主力資金往往藉機大舉清倉套住散戶。

又如以前暴炒的互聯網金融概念,當人們都已認同並熟悉此概念時,這類股票的價格就已虛高了,當散戶買入夢想着發財時,而機構卻在瘋狂的拋售。散戶的悲慘結局可想而知了。

再如有一段時間熱炒創業板概念

創業板都是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小公司,雖然其中的極少部分公司以後會成長爲中型大型公司,會給人們帶來可觀的財富。但是絕大部分的創業分司早晚必然會消亡。新股民注意沒有,開通創業板時需要寫風險承諾書?那就是告訴新股民--風險自負。因此對於穩健型的股民來說,炒創業板並不適宜,最好別碰。

像以前的炒VR概念、炒蘋果、炒滬港通等等,炒過後都是一地雞毛,傷亡無數。

基本上所有的概念炒作都是這樣的。那麼有的股民就會問:“像你這麼說就不能炒概念股了?”

我的回答是--可以炒!但是要在概念朦朧時,股價尚未漲很多時。而不是在市場中大多數人都已明晰此概念時才參與。正所謂圖窮匕首見。

2整個板塊都在上漲,而只有這一隻或幾隻股票不漲甚至下跌。

買股票要買基本與大盤或板塊同步的個股,逆勢下跌的股票要堅決迴避。因爲這類的股票後面常有不爲人知的利空。

3整個板塊的股票在前期經過上漲後都開始調整,而此板塊中有一隻或少數幾隻股票卻在逆勢大漲。

這類股票的上漲十有八九會是大資金吸引人氣,掩護同板塊其它資金撤退的煙霧。不久這幾隻上漲的股票就會開始調整甚至暴跌。

4上市後連續暴漲的次新股

次新股上市後大多連續暴漲造成其中的股價泡沫非常大,後市下跌的空間極大。我是極少買次新股的,因爲大多數公司上市時都是其業績最好時,此時上市的新股發行價其實所給的估值價格就已不低,未來的股價能否支持繼續保持這種業績發展速度都很難說。況且股價在發行價的基礎上連續暴漲呢?

5個股出現意外消息

主要是指公司突然發生或公佈的消息出乎市場人士的意料,而且是偏利空。

(1)公佈的業績或分配預案不如人們意想中的好。

比如原來人們普遍認爲這家公司業績會以20%的速度增長,可是公佈第三季報卻顯示只有10%的增長。這會使一部分人包括機構認爲公司基本面發生了變化,業績增速下滑而選擇賣出這種股票。從而股票會出現連續的下跌。

(2)公佈重大利空消息

此時人們會慌不擇路,搶先拋售。這股恐慌心理不會馬上停止,股價會下跌一段時間或較大幅度。

總之買股票時要高度觀注市場環境而不僅僅是以圖形或指標來判斷。如果那樣真就成了按圖索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