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得了微信,逃不過自己的朋友圈。

編者按:80後、90後、00後——比起按照年代生硬劃分人羣,並從這些數字代際中尋找他們各自的特徵,我們更喜歡用“年輕人”來形容一個羣體。他們也許纔剛上大學,也許已經年近30,特徵包含但不僅限於中二、追星、愛看動漫、成天埋首社交網絡。這不是因爲他們是90後或00後,而是因爲他們正年輕

一週過去,子彈短信仍然是App Store免費排行榜的第一名。8月20日的錘子科技發佈會沒讓人太記住新手機的特點,反倒讓子彈短信出盡風頭。雖然不是錘子科技出品,因爲發佈會上的推介和演示,人們還是將羅永浩當成了子彈短信的最大推手,所有反饋意見都指向了他。

“有沒有考慮讓支付寶入駐子彈,這樣我離卸載微信就不遠了。”有用戶在微博上給羅永浩留言。

對此羅永浩的回答是:“卸載微信是不現實的,但支付寶會很快進入子彈短信。”這意味着以後在子彈上也能發紅包了。

微信上線的第八個年頭,成了人們過度社交的原罪。大家一邊罵着微信,一邊仰仗它沉澱的社會關係。子彈短信的增長速度背後,倒不是它在產品上做得有多麼劃時代革新,而是人們渴望看到微信挑戰者的情緒,已經漲到一個新的高點上。

子彈短信立志要“做一個超高效率的即時通訊軟件”,目前來看,子彈短信主要抓住了效率社交上的幾個“小痛點”:消息的稍後處理、無需進入APP或聊天頁面的快速回復、語音轉文字以及最初聊天記錄的回顧。羅永浩自有的流量給這款新產品帶來了不少擁躉。

在UI設計上,子彈短信採用了簡約藍色的風格,畫風讓人聯想起最初智能手機端的QQ界面。當前發佈的版本中並無社交圈分享功能,多了“資訊流”功能,並且和諧地劃分爲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兩版,但有不少網友留言建議去掉這樣的雞肋功能,改爲增加“朋友圈”。

這樣的局面多少有些諷刺,人們渴望出現微信之外的選擇,但在描述理想中的產品時,卻又是按照微信的樣子來提要求。

除了微信,我們還有什麼更好的社交選擇嗎?我們在年輕人當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消失”的90後用戶

你有多久沒有看到他們在朋友圈發自拍了?

90後是經歷過從QQ到微信大遷移的一批人,他們的中小學時代是伴隨QQ一起成長的,進入大學恰逢微信大爆發,90後將QQ時代的表現欲和宣泄慾帶進微信,加上4G的催化,在時間最富裕的時候,擁有新手機的他們成爲了微信的忠實用戶。

直到有一天,從不用QQ的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用起了微信,實習了、畢業了,領導同事們進入了圈子,最後,微商代購也一塊兒進來了。微信上的關係越來越重,懶得分組,他們乾脆不再發朋友圈,偶爾轉發也僅僅三天可見。

微信開放了更多朋友圈廣告位,在這樣那樣的無效信息中,他們竟然錯過了最要好的中學同學結婚的消息。

90後的社交焦慮感重新定義瞭如今三大社交平臺的屬性:“QQ上的我查無此人,微信上的我歲月靜好,微博上的我放飛自我”。00後拿起了接力棒,在QQ上建立起一個90後不再熟悉的社交王國,除了日益被飯圈包圍的微博,90後還能逃向何處?

在這個層面上,子彈短信追求的社交效率尚未匹配出90後這類逃離情緒高漲的用戶需求。子彈短信以極高的中年男性用戶比例,奠定的是工作應用場景裏的目標人羣。

被過度渲染的00後個性需求

2002年出生的彤彤告訴,自己使用QQ挺多,微信只是偶爾打開。QQ上有自己的爸媽、親戚和大部分的同學,微信只裏有爸媽和小部分同學,到目前她都沒有開啓微信朋友圈的功能,自己的同學大多數都把動態發在了QQ裏——年輕人用QQ,大人才用微信,這是她圈子裏不少同齡人的共識。

問及微信和QQ的不同,她指出了QQ有釐米秀,這個可以自己選擇形象的小人在發消息時就會出現,還會根據情緒與聊天對象的虛擬形象進行互動。類似上一代虛擬形象QQ秀,彼時與之對應的紅鑽充值服務變成了現在的“小鑽”,12元/月的服務涵蓋了專屬裝扮、尊貴角色、酷炫動作、閃耀銘牌四個特權。彤彤班上有一半的同學都爲它花了錢。

在網絡上流行的《00後熱衷的APP》中,彤彤只認出了抖音和最右,諸如名人朋友圈、語C趣味社交工具、隔壁同學這種戀愛社交APP,她都未曾聽說過。

根據騰訊社交大數據發佈的《00後熱愛榜APP榜》,社交類佔據前十的分別是微信、QQ、花開花落、火山小視頻、新浪微博、探探、百度貼吧、陌陌、興趣部落和最右。雖有花開花落、最右這類針對95、00後的興趣社區,00後常用的社交軟件與主流市場基本無太大差異。

考慮到絕大多數00後仍然處在中學階段,只能在學習間隙偶爾玩手機,加上設備的選擇權並不在自己手中,仍然以vivo,OPPO,小米等平價安卓機爲主,00後對於社交App的個性化需求實際上被市場過度渲染了。

至於逃離微信,00後原本對微信尚未形成強烈粘性,沒有遷移成本,就更無逃離一說。

新社交App的視頻化和場景化嘗試

“真正想要做社交的人都想做IM(即時通訊),但IM確實是社交裏最難做的。子彈短信再怎麼創新也是和微信同維度競爭。”Tiki的創始人吳永輝說,Tiki是一款實時視頻社交軟件,用戶大部分是95後和00後。

至於人們爲什麼想逃離微信,吳永輝認爲關係固化+社交行爲固化,兩個組合在一起讓用戶疲倦了。

從Questmobile 的數據來看,2018年以來移動社交類App格局並無太大變動,用來處理強關係的微信、QQ和弱關係的微博、陌陌、探探在各自領域活躍用戶穩步上升,各自的壁壘已然形成,馬太效應明顯。

在社交市場中,投資者都在期待新的代際差異和時機,吳永輝將突圍的希望押寶在視頻和VR方向。Tiki 與國外一款名爲Monkey 的視頻社交軟件類似,都是採用較爲“粗暴”的短時間視頻匹配的方式進行社交,當視頻雙方都滿意時,這個關係就可以下沉建立。

該應用在國外很火爆,在國內卻無法激起類似子彈短信一樣的浪花,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爲中國人比較含蓄,對視頻仍然缺乏一定的信任度,無法產生迭代。

另外一些創業者把目光轉向了場景社交。追星場景中的騰訊doki ,愛豆,視覺設計興趣圈的LOFTER ,美妝場景下產生的小紅書,以及抖音等短視頻App,都依賴於各自場景下生產的內容,形成一定的社交屬性。

但正如吳永輝所說,看一個App是不是真社交,就看networking(網絡連接)強不強,去中心化的對等網絡,IM在這點上是最強悍的,所以大家都想做IM。

與其說子彈短信是在做簡化版的微信,不如說它想要填補如今國際上流行的社交應用WhatsApp在中國市場的空白。WhatsApp沒有朋友圈和公共賬號,不需要手動添加好友,只要有對方手機號和對方開通了WhatsApp即可。目前,只要都是錘子手機,用戶就能直接用子彈短信和對方溝通,非錘子手機就要經過以下頁面的跳轉。

像子彈短信這樣聲勢浩大的入場必然已經引起騰訊方面的注意,是場上決鬥還是場下合作,要看子彈如何在騰訊流量基礎設施和自身獨立性之間選擇了。當WhatsApp開始模仿微信注入更多支付的功能,支付寶的社交屬性始終沒有樹立,那些喊着要逃離微信的騷動,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社交產品和微信趨同。

所以,不是微信老了,而是你的圈中人老了。我們越發嫌棄的,很可能還是自己越發世俗的圈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