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950賽季以來,每個賽季所有登記在冊累計的21437名球員中,不同年齡段球員的累積出場時間和累積不可替代價值(VORP)如下圖,典型的鐘罩式分佈,兩頭低中間高,峯值左側是球員的野蠻生長期,在24-27歲會迎來他們的人生巔峯,隨後是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力,給他們帶來的衰老與下滑,誰也逃脫不了。篩選出歷史上所有單賽季場均助攻大於5的控衛,畫出他們的平均上場時間與不可替代價值如下(注意,因爲要說明的側重點不一樣,這裏用的是平均,不同於上述的累積強調的是總體分佈,平均側重於單年齡個體的整體表現)。


曾經的控衛之神克里斯保羅,現已垂垂老矣?

曾經的控衛之神克里斯保羅,現已垂垂老矣?


保羅兩額角的髮際線明顯上提拉昇了。1985年5月6日出生的保羅剛剛過完他的34週歲生日,順帶也結束了他在NBA的第14個賽季。相比去年西決大戰七場,休斯頓火箭今年次輪旋即躺在了金州大隊的腳下,而且輸的也沒那麼體面。G6金州勇士讓了一個大車,讓了半場的一個炮臺,西決的對手又是稍顯羸弱的開拓者,天賜良機,奈何我火實在不爭氣!明年還有這麼好的機會嗎?要知道明年的保羅可就35歲了,35歲是什麼概念?

擱一般人,35歲可能成爲禿頂、肥胖、心有餘而力不足,職場面臨末位淘汰的油膩大叔了。沒有了敏捷持久的運動能力,籃球場上也只剩下咋咋呼呼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了。


一、分佈

自1950賽季以來,每個賽季所有登記在冊累計的21437名球員中,不同年齡段球員的累積出場時間和累積不可替代價值(VORP)如下圖,典型的鐘罩式分佈,兩頭低中間高,峯值左側是球員的野蠻生長期,在24-27歲會迎來他們的人生巔峯,隨後是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力,給他們帶來的衰老與下滑,誰也逃脫不了。

佔比最多的年齡是23歲,11.4%,然後是24歲11.2%,30歲以後比例極速下滑,33歲佔比2.8%,34歲佔比2%,35歲則只有1.4%了,到了43歲(羅伯特帕裏什)、44歲(凱文威廉姆斯)這個數字只有0.0047%,兩萬多名球員裏只有1-2位,絕對的萬里挑一。以上這些數字只在說明,在骨強筋健的NBA,超過30歲就意味着即將被歲月所淘汰。

抓幾個典型看一看,單賽季出場40場以上,每場能打15分鐘以上的:

——年紀最小的球員,麥迪和科比18歲;

——年紀最大的,這個賽季的卡特與司機分別42歲和40歲、08年的穆大叔41歲、07年籃網克里夫德羅賓遜40歲、04年卡爾馬龍40歲、03年斯托克頓40歲、03年39歲的喬丹每場還能打37分鐘;

——03年的科比布萊恩特,24歲,全勤82場,場均41.5分鐘能砍下30分,6.9籃板,5.9助攻和2.2個搶斷,這是典型的巔峯代表;

——今年的保羅,34歲,出戰58場,場均32分鐘15.6分生涯最低,41.9%的投籃命中率生涯最低,毫無疑問,保羅的老爺車已經行駛在下坡路上了。


曾經的控衛之神克里斯保羅,現已垂垂老矣?



二、控衛

有人會說,上面累積了所有位置的球員,相比與內線球員的消耗,外線持球組織的控衛運動生涯會更持久一些。不妨把研究對象集中在控衛身上,再一探究竟。篩選出歷史上所有單賽季場均助攻大於5的控衛,畫出他們的平均上場時間與不可替代價值如下(注意,因爲要說明的側重點不一樣,這裏用的是平均,不同於上述的累積強調的是總體分佈,平均側重於單年齡個體的整體表現)。


曾經的控衛之神克里斯保羅,現已垂垂老矣?


出場時間隨着年齡的增大,有着不太嚴重的下滑趨勢,但球場上的作用自30歲以後下滑明顯。年齡越大,球員越少,相應地,一些佼佼者會拔高他們年齡段的平均水平。比如37歲球場不可替代價值異常的高,因爲37歲還打球的且能每場送出5個以上助攻的控衛只有基德、納什和斯托克頓了。到了40歲,則只有斯托克頓了。

上圖也可以看到,大概32歲是控衛們的一道坎,球場影響力會斷崖下滑。列舉一下歷史諸多控衛球星,以驗真僞:

——鮑勃庫西,32歲時數據開始嚴重下滑,34歲退役,41歲曾短暫復出;

——奧斯卡羅伯特森,最後的輝煌是33歲在雄鹿奪冠,35歲退役;

——阿齊巴爾德,30歲效力凱爾特人後上場時間開始銳減,35歲退役;

——以賽亞托馬斯,32歲主場對魔術,跟腱撕裂後隨即退役;

——奇克斯,32歲離開76人後迅速下滑,36歲退役;

——加里佩頓,34歲轉投密爾沃基之後下滑;

——艾弗森,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PG,32歲下滑,34歲基本無球可打;

——託尼帕克老師,32歲下滑,去了黃蜂有第二春的跡象;

以上,大約都是差不多的劇情,在32、33歲的時候下滑,然後再過3-4年退役。反規律的也有,威爾肯斯打到37歲還很強硬,傑裏韋斯特35歲還能虎虎生風;斯托克頓,39歲還能場均出戰30+分鐘;基德37歲,場均33.2分鐘出戰80場隨隊奪冠;而納什34歲恰至巔峯。雖如此,但事實上,他們球場的影響還是逐年下滑,如下圖的組織者不可替代價值變化圖中高亮的幾個球員。而克里斯保羅,走到了34歲、35歲,按照歷史及自然的規律,在球場的貢獻是會繼續持續下滑的。當然,樂觀一些來說,不排除有螺旋式下降的可能,即某個賽季的相比於上個賽季會有小幅度的回升

曾經的控衛之神克里斯保羅,現已垂垂老矣?


三、表現

勇火大戰前五場,克瑞斯炮場均14.6分,投籃命中率39.3%,三分命中率27.6%。G5杜蘭特第三節傷退,炮爺大權獨攬,但謎一樣的整個下半場7中1。G6表現搶眼,27分11籃板6助攻,六到飛起,但第四節又想掌控球隊的進攻,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而且很明顯的,本季後賽,保羅單獨帶隊時,球隊進攻明顯乏力。《露天看臺》在18年保羅簽下4年1.6億的天價合同時毫不客氣的說,這是一個垃圾合同。現在來看,沒毛病?

怎麼個沒毛病法?下表瞎眼可見。賴以生存的單挑與中距離跳投命中率、傳球失誤、百回合進攻效率的差異,全方位、無死角的下降。火蜜們閉上眼睛能否感受到絲絲的絕望?保羅的這些進攻大都源於持球的擋拆與單挑,特別是在德安東尼治下的火箭,單挑即是核心。而且休斯頓這個賽季的單挑變本加厲了,1819賽季單挑近1900回合之多,比1718賽季多出約600回合,但問題是產量的增加導致了效率的下滑。而保羅在沒有增加單挑產量的情況下,效率卻坑爹的嚴重下降了——1718賽季372回合,每回合1.116分,命中率44%,1819賽季單挑325回合,每回合0.914分,命中率僅有37%。


曾經的控衛之神克里斯保羅,現已垂垂老矣?

問題是現階段的保羅有必要發起相對低效的單挑嗎?或者換個問題問,核心組織後衛晚期應該乾點什麼好?我們不妨對比下10-11賽季奪冠的基德與09-10賽季打進西決的納什,看下異同。

09-10賽季的納什進攻分解與本賽季的保羅很像,擋拆持球+單挑是絕對的大頭,輔以少量的轉換與定點投突。但納什是太陽的絕對持球核心,V字進攻發起大部分由納什在弧頂的擋拆發起,戰術地位更像是哈登。難能可貴的是在絕對產量面前,納什還擁有着碾壓本賽季保羅的效率表現。保羅作爲持球核心之一,帶二陣容打打銜接段還可以,但在絕對持球核心哈登發起進攻時,保羅是否應該增加一些無球選項?


曾經的控衛之神克里斯保羅,現已垂垂老矣?

再看看基德,小牛時期球權釋放,陣地以最簡單的投籃晃點加外圍擺渡球權找單挑人與空位機會,快攻推反擊的打法爲主。當季的基德持球擋拆比例佔比不到1/5,單挑則少到幾乎可以忽略,定點投射佔比接近一半,且每回合能得0.985分,在當時絕對算得上優質。反觀保羅擋拆持球與單挑仍是佔比近六成的攻擊手段,且效率只能說介於好於一般之間。保羅有着1.087的定點投突的效率,兼身邊有進攻威脅不比諾天王差的哈登,那麼再一次的,保羅是否應當增加定點投射與無球的攻擊比例?

曾經的控衛之神克里斯保羅,現已垂垂老矣?


不同球員自身的風格及所在的戰術體系不同,對比進攻方式說明不了太大的問題,但也不是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以上,也說明到了這個年紀的保羅,似乎的確應該轉變下打法風格增加無球選項了。可相應的問題又會來,183cm的保羅如何提高定點投射或無球的威脅,這也很難解。

說來說去,終究是進攻風格的問題,無限的單挑與魔球幾近畸形,連續折戟西部,科爾說火箭是 pick and roll and isolation over and over again,other three guys are just stangding there,they must lose some juice. 科爾知道果汁味道很鮮美,那麼想要喝果汁的德帥與莫雷的進攻套路是否應該更正修改一些?

最後說一個討打的事情,如果當年休城沒有那個7換1的大交易,現在火箭的首發該是:貝弗利、戈登、哈登、塔克、卡佩拉,主要替補是:蘆葦+哈雷爾。最強單挑手+最強防守PG+加最勁爆的替補組合,這個陣容對戰金州勇士可還行?要知道蘆葦+貝弗利+哈雷爾的組合和金州勇士也是打到了第六場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