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貧困山村掛職“第一書記”談變化:水路全通 教育強村

    圖爲甘肅積石山縣胡林家鄉吊坪村培訓“繡娘”。(資料圖) 鍾欣 攝

  中新網蘭州8月27日電 (閆姣 南如卓瑪)2017年7月,受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委派,鄒傳彪收拾行囊從北京趕至甘肅積石山縣,在胡林家鄉吊坪村掛職村委會“第一書記”,開展扶貧工作。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西南部,總人口26萬,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1.9%。有深度貧困鄉2個、貧困村61個,貧困戶7083戶,貧困人口31960人,農村貧困面達13.51%,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

圖爲國僑辦捐助吊坪村勵志獎助學金及冬季校服發放儀式。(資料圖) 鍾欣 攝

  實際上,十多年前鄒傳彪就曾隨僑商考察團踏足積石山縣。當時,窄小崎嶇的山路、住土坯房的農戶,去幾里地開外的地方背水回來飲用的當地小孩……鄉村貧窮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擔任吊坪村支部書記20多年的郝文良說,過去村子經濟條件差,村民們辛苦一年所得糧食只能基本維持溫飽。

  這些年來,隨着官方各級多輪扶貧,積石山已從“輸血式”扶貧進入“造血式”扶貧,探索種植、養殖等多種產業扶貧模式,村裏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土坯房變成磚混房,家家喝上乾淨的自來水,村裏土路都變成水泥路。”郝文良稱,村裏廁所也都變成了“水衝式”。

  鄒傳彪2017年到任吊坪村“第一書記”以來,向國僑辦傳達幫扶村的民情民意,並落實國僑辦在吊坪村的幫扶項目。兩年來,經過危房改造、廁所革命、道路革命等項目實施,往日的吊坪村已換上了“新裝”。

  今年三月,鄒傳彪請來“繡娘”培訓村裏的留守婦女。“當時有二三十名婦女報名,反響挺好。”鄒傳彪說,村上已聯繫好相關企業,到時婦女們可按照訂單利用閒暇時間製作帶有鄉土文化的刺繡手工藝品,賺取“外快”。

圖爲鄒傳彪(左一)入戶調查貧困情況。 鍾欣 攝

  據鄒傳彪介紹,當地民衆脫貧不易的原因之一是沒有發展規模化產業,且存在“無牽頭人、無龍頭企業”等困難。

  “國僑辦想通過教育改變本村貧窮落後的狀況。”鄒傳彪稱,從去年開始,國僑辦籌集21萬元,設立吊坪村勵志獎助學金,對吊坪村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和品學兼優學生以及應屆錄取大學生,給予助學金和獎學金,並對在吊坪村執教的優秀老師給予獎勵。

  近年來,國僑辦利用國內外僑團、僑校捐贈資金,解決積石山縣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差、師資力量薄弱、貧困家庭上學負擔重等問題,爲積石山縣新建學校、配置教學設備,開展教師培訓和學生支教幫扶活動。(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