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官吏参与书院讲学并不稀奇。淳熙八年,心学派的代表人物陆九渊受朱熹邀请,讲学白鹿洞书院。

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

冯错临二王

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讲学篇)

作者:冯错

关于“书院”是怎样的?这个词本身充满了令人无限的遐想和向往的魅力,书院萌芽于唐,形成于宋,废改于清末。这千年的绵延中,“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为何令古往今来的大贤们趋之若鹜,而至今与“书院”这个名字绑定在一起,在历史的暗角里,发着令人神往的光。

从唐至宋,尤其是南宋,随着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提出,成为我国书院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书院的三大事业:讲学、供祀、藏书三大事业,成为书院赖以生存的核心业务。

通读中国书院史,在古代书院中,不管是官办还是私有,“讲学”一直是书院重重之重,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文将从五个方面一一进行阐述:

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

冯错临二王

一、名师讲学。

书院从唐代伊始,名师一直是书院延续至今的核心因素之一,如唐代黄寮书院的创建人曾在所创书院中讲学,桂岩书院的创建人幸南容曾在该书院“授业”,授业者本身即是当时名士。

在北宋,则更是名家辈出。如孙复讲学于泰山书院,石介讲学于徂徕书院,并与胡媛、孙复并成为“宋初三先生”,成为宋朝理学的先驱。周敦颐讲也同时讲学于书院,成为宋朝理学的开山。唐宋八大家的曾巩讲学于盱江书院,“二程”(程颐程颢)讲学于嵩阳书院。

至南宋,则书院呈现出蔚为大观的局面。朱熹一生都在多所书院从事教育活动。此时的胡安国、张栻、吕祖谦、陆九渊都曾是各大书院延请的名师。

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

冯错临二王

二、学派鲜明

不同历史时期,书院讲学的内容则具有鲜明的学派性。比如南宋书院的主要教材都是儒家经典,但不同学派代表人物以及门徒,在其所主持的书院或讲学的书院所传授的主要是本学派的学说。如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推崇理学,并重知轻行,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开创“洛学”,具有鲜明的学派性。

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

冯错临二王

三、兼容并包。

一般来说,书院的主持人一般都将自己创建的书院作为宣传自家学说的核心平台,但并不排斥学术交流,尽量消除门户之见。关于此,恐怕最能证明的就是南宋历史上几次著名的“会讲”。

如乾道三年,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曾讲学于由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所主持的岳麓书院,讨论“中庸之义”。淳熙二年,吕祖谦约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与朱熹“会讲”于铅山鹅湖寺。淳熙八年,心学派的代表人物陆九渊受朱熹邀请,讲学白鹿洞书院。之后,还有吕祖谦、吕祖俭兄弟远赴永康,同永康学派的陈亮“会讲”。

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

冯错临二王

四、官吏参与

因为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朝廷官员也多是当朝文化执牛耳者。所以,官吏参与书院讲学并不稀奇。如在北宋庆历四年,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发起兴办官学的运动,设县学,置教授。 而范本身就曾肄业于应天府书院,参与讲学变得理所应当。胡宏、陆九渊、王阳明本身就曾在朝廷有官职,因为其深厚的学养也参与书院的教学之中。

清代,一代大儒俞樾曾主持紫阳书院,上海求志、德清清溪、归安龙湖诸书院以及杭州的诂经精舍。但俞樾早年也曾宦海沉浮,为官吏参与书院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

五、生徒自学

书院讲学与生徒自学相辅相成,构成书院的一大特色之一。以南宋为例,讲学者一般不对儒家经典进行系统性的讲解,而是在生徒自学的基础上,对于某一章或者学说中某一点进行阐发。如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即只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欧阳守道在岳麓书院讲学,只阐发“孟子正人心,承三圣之说”等等。

关于“讲学”,是书院赖以生存的“日课”,而正因为讲学,书院从唐至清也产生了诸多的大儒师生,令今人赞叹不已。而在讲学过程中,“会讲”是讲学中最精彩的篇章,是书院讲学过程中的“点睛之笔”,对于生员来说,无异于江湖高手不断在自己眼前不断放大招,耍绝技,机会难得,而令人心潮澎湃。关于“会讲”,后续会有专章阐述,在此不表。

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