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史圖館專欄約稿,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史圖館立場無關。

本文作者:松平信綱

古代朝鮮半島的貨幣史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箕子朝鮮,但是有實物可考的貨幣制造,從高麗王朝開始。

相傳商末,帝辛(紂王)的叔叔箕子奔朝鮮,立“八條之教”,其中就有奴婢出“五十萬”即可自贖的規定,但是不知單位。南宋洪遵的《泉志》和朝鮮王朝時代的《海東繹史》(後者很可能是隱括前者成文)都記載了統一新羅時期的金銀幣。另外《泉志》中還記載了東沃沮國(約公元前2世紀到約公元5世紀)的無文錢,但是考慮到《三國志》和《後漢書》中均無此記載,而稱朝鮮半島的弁韓依然以鐵爲一般等價物,這種說法的可靠性存疑。高麗王朝時代的自造貨幣主要有兩大類,銅錢和銀瓶。

高麗成宗十五年(996)夏,高麗第一次“鑄鐵錢”。根據日本收藏家奧平昌洪的考證,該錢即是在朝鮮開城的古墳中出土的“乾元重寶·東國”錢,是仿造唐朝的“乾元重寶”錢所鑄造,錢爲鐵質,錢文直讀(即四個字的閱讀順序是上、下、右、左),背後有“東國”二字。不過也有說法認爲該錢不是高麗所造,而是渤海國所造(詳參趙承《乾元重寶·東國錢是高麗錢嗎》一文)。不管“乾元重寶·東國”是不是《高麗史》說的“鐵錢”,這是高麗第一次自鑄貨幣,可以說是無疑問的。不過,直到一個世紀後,高麗肅宗談及錢法的時候,依舊在說“東方獨未之行”,看來這一次即使有鑄錢,也應是試鑄性質,流通並不廣。

圖1:奧平昌洪《東亞錢志》卷十五

高麗肅宗二年(1097),肅宗設置鑄錢官,七年(1102)十二月,肅宗下制書推行錢法。其中引“西、北兩朝”(即遼、宋)推行錢法利國利民的例子,證明錢法勢在必行。同時,還將一萬五千貫(若是足陌則有1500萬枚,按77文一陌的“省陌”計算也有1155萬枚之多)分賜百官、軍人,錢文爲“海東通寶”。該錢實物存量較大,由於錢文的直讀、旋讀(即四個字的閱讀順序是順時針)以及書法的楷、行、篆、隸(八分書)不同,導致現存的“海東通寶”有很多種。

圖2:劉文林等編著的《朝鮮半島錢譜》中收錄了30餘種不同的“海東通寶”錢

根據《宋史》記載,與此同時高麗還有“海東重寶”和“三韓通寶”兩種錢;另據華光普編著的《越南、朝鮮、日本古錢目錄》,高麗還有一種“海東元寶”。

圖3:《朝鮮半島錢譜》之“三韓通寶”(“大樣”和“小樣”指由於鑄造工藝問題,同一批鑄出的銅錢大小不一,大者稱之“大樣”,小者稱之“小樣”)

圖4:《朝鮮半島錢譜》之“海東重寶

圖5:《越南、朝鮮、日本古錢目錄》之“海東元寶”

圖6:丁福保《歷代古錢圖說》中的“三韓通寶”,注意下面那枚標價三百元大洋的,錢文爲“弎韓通寶”,“弎”即俗體的“叄”,比較罕見

但是這麼多種銅錢都沒有將高麗王朝的經濟成功帶入貨幣化,北宋宣和六年(1124)出使高麗的徐兢在其《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所見到的高麗是這樣的:“男女老幼官吏工伎,各以其所有用以交易,無泉貨之法,惟紵布、銀瓶以準其值”,可見錢法不行。到了恭愍王五年(1355),高麗衆臣對於自己的國家究竟造過什麼錢,甚至要依據其“載之於中國傳籍”的記錄來考證了,而且還出了錯——《高麗史》節略的這份奏疏中,衍出了一種無據可考的“東海通寶”,很可能是“海東通寶”之誤。

銀瓶,是高麗王朝鑄造的一種獨一無二的銀質貨幣。韓國《東亞日報》曾經將其稱爲“韓國最早的貨幣”,這雖然並不符合事實,但是銀瓶的存在確實是古代東亞貨幣史上的一顆滄海遺珠,存世量極少。

圖7:藏於首爾韓國銀行貨幣博物館當中的高麗小銀瓶。圖片來源:https://blog.naver.com/worldrealtor/120147958016,轉引自李好、毛致周《造型獨特的朝鮮古幣銀瓶》

銀瓶,又名“闊口”(據稱是因爲其上端的開口而得名),始鑄於高麗肅宗六年(1101),據稱造成葫蘆瓶形是爲了“象本國地形”,但是其形狀很明顯和朝鮮半島有很大差別。所以,究竟爲什麼鑄造的是“瓶”成了一個不解之謎。這一次鑄造的銀瓶非常大,每個重一斤,用純銀製,所以其購買力也非常驚人,即使成色不斷下降,在忠肅王十五年(1328)依然能夠“折綜布十匹”,而高麗百姓“家蓄一匹布者尚寡”。這也導致了日常生活基本上與銀瓶無緣,銀瓶只出現在大宗貿易和進貢、賞賜等情況下。

忠惠王元年(1339),爲了應對大銀瓶的諸多不便和私鑄帶來的幣值下跌,高麗改鑄小銀瓶(每個小銀瓶折布十五匹,但重量不知),但小銀瓶到14世紀末也落得個“俱廢不行”的結果。

究其原因,大抵有三個方面:

1.價值太高

正如上文所言,每個銀瓶折布十幾匹,所以幾乎和普通百姓絕緣,不可能被市場認定爲一般等價物。同時官方數次以行政手段規定價值,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做法,也影響了正常的流通。

2.私鑄和摻僞

忠肅王十五年(1328)記載,“上品瓶,折綜布十匹;貼瓶,折布八九匹”。“貼瓶”指的就是民間私鑄的銀瓶。可以想見,私鑄瓶必然會在其中摻入其他金屬(比如銅)來獲利,這就導致了後期銀瓶的價值日益下降,信譽也日益受損。

3.用途上的原因

史載“凡交際賞賜皆用”銀瓶,同時高麗還多次向元朝進貢銀瓶作爲國禮,向寺廟佈施銀瓶作爲對佛的供品,這就導致大量的銀瓶並沒有流入市場。

到了朝鮮王朝時期,由於嚮明朝進貢需要金銀,而朝鮮本身的金銀儲備又不多,產量更是可憐(太宗12年,全國開採白銀的數量合計爲104兩,才相當於區區6個銀瓶),於是便廢棄了以白銀作爲貨幣的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