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在南北方都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时令食材。北方人叫它地瓜、白薯;南方人叫它山芋、番薯或者红苕。在杭州,大家都叫它番薯和红薯偏多。

红薯作为日常粗粮,按颜色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白心红薯,黄皮白心,松软不粘,适合蒸煮着吃。

第二类是紫心红薯,果实呈紫色至深紫色,口感尚佳,更有营养。

第三类是红心红薯,含水分较多,口感绵软香甜,适合烤着吃。

其实,红薯还是一种充满年代记忆的食物。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大概对红薯的感情是非常矛盾的。饥荒年代,米和面这种细粮只有过年过节才吃得上。不挑土地又十分高产的红薯就成了人们日常的口粮。顿顿红薯充饥,缺菜少油水的肠胃哪里承受得了。胃灼热、反酸让人们把对饥荒的怨恨也转移到红薯身上。然而就是这泥土里的红薯,在饥馑的年代,救了无数人的命。

现在,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早已不再是温饱,精米白面的三餐之外,营养价值更高的红薯成为人们新的选择。经历过时间的荒野,天然而粗粝的红薯,除了蜗居在烤箱、烤炉里外,还悄悄爬上餐桌,变成各类美食侵占我们的胃口。拔丝红薯、红薯披萨、红薯麦饼、烤红薯条、红薯面条、红薯蛋糕、红薯饭……除了好吃,还有健康。红薯维生素、氨基酸等含量丰富,而且适合人体消化吸收。蒸、烤等简单加工的红薯升糖指数较低,控制血糖效果明显,是非常适合当主食的食物。

能将一款单一的食物吃出上百种花样的,大概只有中国人吧。偏偏红薯就是那种,你稍稍花点心思,它便回馈你无限温暖与甜蜜的食物。不论对于你来讲是忆苦思甜饭,还是温暖的街边美味,还是单纯的健康主食,红薯都丰富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三餐和记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