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书单来了!这几种历史小说,真让人欲罢不能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整理人:年糕团子

审核:喵大大    编辑/制图:年糕团子

上周四,我们向读者抛出一个问题:

有哪些历史小说是你的心头好?

评论区让小编开了眼,小编粗略地统计了大家的推荐,

发现这些著作有八成的背景是明清至民国,

其中又有半数以上以人物传记为题。

大抵历史上的许多事原是错综复杂首尾相扣,无章目可言,

更难以轻易单独摘出成篇,

因此以一重要人物为描写对象,更能理出线索和关节来。

好文章之笔力精到,原不在一时一处,而是全文见迹。可还记得上期“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开篇”么?今日整理时,小编在心中默念了三遍“不能再贴开头”,方才忍住没有做剪贴匠。本篇于此所列,皆是格局文笔俱佳之作,不但开篇好,结尾佳,其中故事更是场景宏阔,情节跌宕,人影幢幢你来我往,教人爱不释手。

1.高阳《胡雪岩》《慈禧全传》《红楼梦断》

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高阳先生的文字是不可复制的,世人评价为“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一部《胡雪岩》,描画商道上演绎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立于街市却直牵战场,协助得西征功业,又结交得江湖草莽。由商入仕,既获“红顶”又赐“黄马褂”,可谓一时间风光无限,却又转眼败落如斯。时耶?命耶?

《慈禧全传》似一人之传记,实为数百十人之群像。以人物入题,铺开的却是王朝末年捭阖激荡,堪称晚清政界的百科全书。

四册《红楼梦断》,曲致玲珑,将曹公家族起落于人际交往间交割清楚,针脚细密,绣工精湛。高先生写“红楼”事,用语却丝毫不沾“红楼”风气,自成一家,文字精湛。

2.姚雪垠《李自成》

耗费40年心血的皇皇巨著

从明清两方政治势力,到农民起义军,再到民间人士,社会各方势力搅动,互有联结又暗自角力。由起义后一系列战事,逐步称王破明,到“均田免赋”之由来与实践,再到一步步走向败亡。明-顺-清之间的政权更易,终于落幕。

如果非要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时间跨度如此之长,又耗费四十年笔墨的巨著,小编只能想到“波澜壮阔”。

3.熊召政《张居正》

功名何论?

整吏治推鞭法固边防的是他,禁毁书院、围困士人的也是他;兢兢业业辅政的是他,讲铺排身后抄家的也是他。他的政绩,他的声望, 他的威福,他与皇帝、与百官、与自己的学生之间,究竟该作何论断?

熊先生此书给出了一种解答,要读者自己去看。

若论读此书的直观感受,正可以引用一位粉丝的留言,颇有况味:

大一时候在学校图书馆看了熊召政的《张居正》,外面大雾弥漫,掩卷沉思。

@昨夜星辰昨夜风

4.唐浩明 《曾国藩》《张之洞》《杨度》

被晚清历史困境裹挟的人

不论曾国藩、张之洞还是李鸿章,或是他们身边的其他人,都不过是王朝颓圮,大厦将倾之时糅合了许多“不得已”的个体。看得见他们的人情练达、不世之功,就能看得见他们在那个时代中一面鞠躬一面声嘶力竭地抗争的悲哀。

杨度是他们之后,另一段历史的见证人。他或许没有这些人有赫赫声名,但他参加公车上书,又跟从袁世凯复辟帝制,后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生,可谓传奇。在我们追溯这段历史、探究这个有些令人费解的人物的时候,焉知当年的杨度,不是终其一生在追寻着什么,找寻着那个时代中能令他相信的东西。

唐浩明先生在书中,为我们呈现了在那风云剧变、动荡不安的年代中的人们。

5.徐兴业《金瓯缺》

山河破碎的命运悲歌

此书道尽了宋金辽之间数十年战事的风云变幻,东京梦华盛极一时又破灭殆尽,上层的昏智,官场的,堆积了多少错,将一个王朝拖入败亡末路。

在小说里,正史中沉肃简括的“宋人终不能守燕、代, 卒之辽主见获, 宋主被执”,以及徽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无南雁飞”之叹,都得到了更加生动的注解。

6.王跃文《大清相国》

如何独善其身?

陈廷敬仿佛不是一个理想的主人公,因为他乃是一个“完人”。他身上糅合了许多看似矛盾不走寻常“人设”的特质:他是难得的清官,但却摒除了待人严苛的标配;他是能臣,却能够在官场中避免固执己见,从善如流。那么,朝廷要员如此之多,为何陈廷敬能够独善其身?“等、忍、稳、狠、隐”的官场要诀贯穿全书,仿佛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

7.孙皓晖《大秦帝国》系列

激荡人心的变革年代

且不论史家对其评议,作为小说,《大秦帝国》是十分扣人心弦的。内容足够热血,情节紧凑且跌宕起伏。不论是秦开启改革于各国间求存,外交上先出合纵连横之策,又远交近攻腾挪辗转逐步灭六国;还是在理念层面重法之威论,期间穿插诸学派的激辩;亦或是在建立大秦王朝后的一系列权相之变乃至终局暴乱肆起。这数百年间的动乱纷争,足以激荡人心。

8.陈舜臣《甲午战争》《太平天国》

超越民族国界的目光与心怀

当昏昏睡去的大清王朝遇到明治维新的日本,一方摩拳擦掌精心策划,一方相互掣肘处处被动,故事从开篇便仿佛预示了结局。

难得的是,华裔日本作家陈舜臣先生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场战争,并花费了半本书的篇幅来详述战争的背景,格局宏大,将朝鲜这个中日之间关键要素的作用描画得十二分清楚。

司马辽太郎曾对陈舜臣有过这样的评价:

“陈舜臣其人存在就是一个奇迹,他了解并热爱日本,同时他对中国的热爱有养育草木的阳光一般的温暖,这种合二为一,令人惊奇。”

感谢各位粉丝的积极留言

是时候在书架上添两本历史小说了

我们下期再约



往期粉丝神回复

嘿嘿,每个学校都有个鬼故事

一把辛酸泪,我们为什么放弃读研

你眼中最牛的历史学博士论文是哪篇?

这些书,我拍着大腿叫好!

听说,历史学界有一些大名鼎鼎的学派……

历史研习社等你投稿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