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3月,在蔡锷、唐继尧领导的护国军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独立,连袁世凯的三位心腹干将陈宧、陈树藩、汤芗铭也举起义旗反对他称帝。内外交迫之下,袁世凯取消称帝。6月6日,忧愤成疾的袁世凯身患尿毒症去世,终年57岁。

对于袁世凯逆潮流而动的称帝举措,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了打破其家族男性活不过58岁的宿命;也有人认为袁世凯觉得君主立宪更符合当时的国情,袁世凯称帝后的年号“洪宪”被解读为有弘扬宪法之意;也有人认为袁是被身边人鼓动,加上袁世凯本人满脑子旧思想,野心勃勃,想过一把皇帝瘾。但是无论怎样,袁世凯称帝是不争的事实,不容篡改的污点。

袁世凯称帝失败,除了北洋军阀内部的一些将领反对,还跟蔡锷等人领导的护国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蔡锷登高一呼,霎时间全国响应,通电附从。正是蔡锷给了袁世凯一致命一击。

但是当袁世凯去世后,蔡锷将军不计恩怨,题写了一副挽联:

辛亥革命,你在北,我在南,野心勃勃,难容正人,惧我怕我,竟欲杀我;

海内兴师,上为国,下为民,雄师炎炎,义无反顾,骂你笑你,今天吊你。

这副对联嬉笑怒骂,以洒脱调侃的姿态回顾袁蔡两人的交往,自称起兵讨袁“上为国,下为民”,与袁世凯为一己私利有着本质的不同。

鲜为人知的是,蔡锷与袁世凯很早就相识,两人有着极深的交情。蔡锷秀才出身,还是梁启超的学生,曾在时务学堂就读过一段时间。戊戌变法失败后,蔡锷打算去日本找老师。但是囊中无钱,得袁世凯资助才得以出行。这一段隐秘历史是梁启超在蔡锷的追悼会上披露的,梁启超当时是这样回忆的:蔡从湖南长沙出来时只借得二毛钱,到了汉口借亲戚大洋六元,由汉到京,袁项城借给他洋一千元,才得以到日本读书 。

众所周知,梁启超与袁世凯关系并不和睦,梁评价袁是“有才无术”。袁世凯复辟称帝,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进行了猛烈抨击。此外,以梁启超的人格,这段回忆几无造假可能,不然就成了位袁世凯延誉了。

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已就任云南都督的蔡锷称赞袁世凯“闳才伟略,群望所归”,“况袁公一代伟人,中外钦仰”。孙中山先生领导二次革命时,希望蔡锷“能带云南兵出武汉,来参加讨袁”,蔡锷委婉地予以推辞。

蔡锷称赞袁世凯是伟人,袁世凯对蔡的赞许更高,他曾对财政总长周学熙说,蔡锷“精悍远在黄兴及诸民党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但是当袁世凯一意孤行决意称帝后,面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蔡锷抛去个人私情,扯起了讨袁护国的大旗。确切地说他反的不是袁,而是洪宪帝制。

袁世凯去世后5个月,有“近代军魂”之称的蔡锷将军因喉癌去世,年仅34岁,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