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3月,在蔡鍔、唐繼堯領導的護國軍的影響下,全國各地紛紛獨立,連袁世凱的三位心腹干將陳宧、陳樹藩、湯薌銘也舉起義旗反對他稱帝。內外交迫之下,袁世凱取消稱帝。6月6日,憂憤成疾的袁世凱身患尿毒症去世,終年57歲。

對於袁世凱逆潮流而動的稱帝舉措,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認爲是爲了打破其家族男性活不過58歲的宿命;也有人認爲袁世凱覺得君主立憲更符合當時的國情,袁世凱稱帝后的年號“洪憲”被解讀爲有弘揚憲法之意;也有人認爲袁是被身邊人鼓動,加上袁世凱本人滿腦子舊思想,野心勃勃,想過一把皇帝癮。但是無論怎樣,袁世凱稱帝是不爭的事實,不容篡改的污點。

袁世凱稱帝失敗,除了北洋軍閥內部的一些將領反對,還跟蔡鍔等人領導的護國運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蔡鍔登高一呼,霎時間全國響應,通電附從。正是蔡鍔給了袁世凱一致命一擊。

但是當袁世凱去世後,蔡鍔將軍不計恩怨,題寫了一副輓聯:

辛亥革命,你在北,我在南,野心勃勃,難容正人,懼我怕我,竟欲殺我;

海內興師,上爲國,下爲民,雄師炎炎,義無反顧,罵你笑你,今天吊你。

這副對聯嬉笑怒罵,以灑脫調侃的姿態回顧袁蔡兩人的交往,自稱起兵討袁“上爲國,下爲民”,與袁世凱爲一己私利有着本質的不同。

鮮爲人知的是,蔡鍔與袁世凱很早就相識,兩人有着極深的交情。蔡鍔秀才出身,還是梁啓超的學生,曾在時務學堂就讀過一段時間。戊戌變法失敗後,蔡鍔打算去日本找老師。但是囊中無錢,得袁世凱資助才得以出行。這一段隱祕歷史是梁啓超在蔡鍔的追悼會上披露的,梁啓超當時是這樣回憶的:蔡從湖南長沙出來時只借得二毛錢,到了漢口借親戚大洋六元,由漢到京,袁項城借給他洋一千元,才得以到日本讀書 。

衆所周知,梁啓超與袁世凱關係並不和睦,梁評價袁是“有才無術”。袁世凱復闢稱帝,梁啓超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進行了猛烈抨擊。此外,以梁啓超的人格,這段回憶幾無造假可能,不然就成了位袁世凱延譽了。

辛亥革命後清帝退位,已就任雲南都督的蔡鍔稱讚袁世凱“閎才偉略,羣望所歸”,“況袁公一代偉人,中外欽仰”。孫中山先生領導二次革命時,希望蔡鍔“能帶雲南兵出武漢,來參加討袁”,蔡鍔委婉地予以推辭。

蔡鍔稱讚袁世凱是偉人,袁世凱對蔡的讚許更高,他曾對財政總長周學熙說,蔡鍔“精悍遠在黃興及諸民黨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但是當袁世凱一意孤行決意稱帝后,面對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蔡鍔拋去個人私情,扯起了討袁護國的大旗。確切地說他反的不是袁,而是洪憲帝制。

袁世凱去世後5個月,有“近代軍魂”之稱的蔡鍔將軍因喉癌去世,年僅34歲,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遺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