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木製品行業迅速發展,然而作爲木材從業者,我們可以明顯感知到木材市場供貨緊缺的問題日益突出。據市場人士預測,2020年,國內木材缺口將達2億立方!

那麼哪些因素導致了木材緊缺的問題呢?

1. 國內木材資源不足

我國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森林覆蓋率遠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爲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佈不均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林業發展還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且近年來爲了保護林區的森林資源,維持完整的生態環境,多個林區已逐漸被禁止商業性採伐,完全被禁止商業採伐,導致我國木材產量明顯減少,難以滿足下游市場的需求。

2. 木材出口國限制砍伐

全球森林資源分佈很不均勻,總面積約爲30多億公頃。其中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等國的森林面積佔了一半以上。對於那些以進口爲主的木材企業而言,木材市場的國際動態,尤其木材出口大國,把控着其企業的生殺大權。

目前中國木材及木製品行業,在原木、鋸材等原材料供給的進口依存度較高,俄羅斯、東南亞、非洲及南美等都是主要的木材進口來源地。

林業資源豐富的世界各國,如俄羅斯、加蓬等相繼出臺政策禁止或限制原木的出口,甚至岡比亞也在加緊步伐的限制原木出口。緬甸先後出臺了“禁伐令”、“限伐令”,今年年初加大對“非法伐木”的打擊阻斷了不少木材走私,現在又將停止木材和木製品的出口。產材國爲發展當地經濟,也不斷地提出更高的出口要求,抬高木材產地價。

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國內林業產品等主要材料也有所漲價。

3. 環保要求提高 行業規模增速下降

木材及木製品行業被國家相關部委認定是高污染、高能耗、高消耗,同時也是低產出的行業。而木製品行業的上游主要爲木材加工業,我國木材加工業以中小企業居多,近年來,受環保風暴的衝擊,不少企業在環保整頓中被要求停產停工,造成了木材供給方面更大的缺口。

4. 自然災害造成木材緊缺

這幾年自然災害造成森林資源嚴重緊缺。暴雨洪災容易引起當地原有的一些森林病害蔓延,細菌通過水流傳播,大風暴雨會擴大真菌孢子的傳播範圍,加之大風暴雨會引起植株損傷,病菌容易侵入植株引發病害。因此,洪澇災害容易導致一些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森林病害的蔓延,甚至暴發成災。

5. 人爲導致木材資源下降

綜合以上因素,造成了木材緊缺。而根據市場供求規律,木材緊缺有勢必會造成原材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成本壓力倍增,除原材之外,運輸、人工費用都在大幅地上升,加上目前木材加工各項成本均在不斷增加,導致木製品價格也水漲船高,不得不上漲。

友情提示

木材碼頭友情提示,木材相關行業內人士應未雨綢繆、早做打算,做好備貨等安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