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面處理是外科醫療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換藥室護士的基本技能,正確掌握其原則和操作方法,是關係到傷口能否很好癒合的問題。

傷口的觀察與識別

正常癒合創面的觀察和識別:創面從外向內範圍縮小、變淺,創面分泌物少,無特殊氣味,肉芽鮮紅,生長平衡,易出血,爲正常生長表現。

創面分泌物的觀察和識別:創面滲出的血液和漿液易辨認,少許漿液無大妨礙,膿性分泌物則應正確識別,膿液的性質和量與細菌的種類、數量及感染的範圍等有關。根據膿液的顏色、黏稠度、氣味可初步判斷出細菌的種類。淺黃色或黃白色稠厚的膿液,多數是葡萄球菌感染;淺紅色稀薄的膿液多數爲鏈球菌感染;淡黃色粘稠有糞臭味多數爲大腸桿菌感染;藍綠色並有生薑氣味或腐黴味,多數爲綠膿桿菌感染。

創口深度的觀察和探測:瞭解創口的深淺度,爲是否需要引流或擴創縫合提供依據,一般採用探針來試探。但在試探中注意動作要輕巧,切勿用力過大或過猛,特別是在體腔和關節附近的傷口。

肉芽創面的觀察和識別:生長良好的肉芽爲鮮紅色,表面呈顆粒樣凸起,分泌物極少,無水腫,易出血;水腫性肉芽色淡,呈水腫樣,分泌物極多,表面光滑,高出皮膚,觸時可浮動;潰瘍性肉芽創緣呈堤狀隆起,由於局部供血不良,創面呈紫黑色,甚至發生壞死,外觀其表面多有凹陷。

處 理

異物清除徹底:異物殘留是傷口癒合不良的常見原因。換藥時詳細瞭解病史,仔細評估傷口,徹底清除傷口內異物和壞死組織,是傷口換藥操作中要特別注意的,也是傷口得以癒合的重要前提。傷口不愈的原因去除後,通過認真的處理,二週後傷口癒合。

創面保持新鮮:創面新鮮是傷口得以儘快癒合的前提。肉芽組織水腫、過度增生或生長停滯等,應及時處理,以免日久變成慢性潰瘍傷口或竇道。換藥前應仔細觀察傷口的變化,如對縫合傷口應注意縫合線周圍皮膚反應,有無皮下積血、積液、感染等。對化膿傷口應注意觀察是否引流通暢及膿液性質。注意肉芽組織生長情況,肉芽水腫可用3%的高滲鹽水溼敷,以使肉芽脫水。發現肉

芽壞死或陳舊,應給於刮除修剪。若創面出血較多,可用溫鹽水紗布略加壓迫可達到迅速止血的效果。深部傷口在感染基本控制且肉芽新鮮的情況下,換藥的重點在於保護肉芽健康生長。

引流適當合理:引流是傷口處理中一個重要環節。安放引流物的目的是通過引流物的吸引作用,將傷口內的分泌物引導到體外,達到清除傷口內分泌物、清潔傷口的目的。但引流物的選擇和放置必須合理,確保引流通暢,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否則會影響傷口癒合。應根據傷口感染情況,膿液、分泌物多少,傷口深淺,出血量選擇適當引流物。填塞引流物時鬆緊要適度,填塞太緊影響底

部肉芽組織生長的同時影響分泌物流出,以致引流不徹底;填塞太鬆使傷口表面過早癒合而傷口內肉芽並未長好,形成竇道。去除引流物也不能過早或過晚,過早造成傷口內積膿、積液,假性癒合;過晚影響肉芽組織生長,延遲傷口癒合。總之,使用或去除引流物要根據傷口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理想的傷口癒合過程應保持內口小外口大,使新鮮肉芽從創底逐漸向創面生長,避免傷口表面過早癒合。一旦竇道形成,應採用刮匙刮除竇道壁的光滑面,徹底清除竇道內的異常組織,必要時可以採用外科手段擴大皮膚傷口,以達到充分引流的目的。

換藥時機恰當:傷口換藥既要正確的引流,又要掌握好換藥的間隔時間。換藥的醫學名稱是“更換敷料”,目的是爲了保持傷口的清潔,查看傷口的生長情況,有無化膿跡象等。若無感染,則只需清潔消毒傷口及其周邊,然後再更換敷料。資料證實,間隔3d換藥可以使肉芽組織有生成的時間,從而使創面癒合。頻繁對創面換藥,對病人創面反而造成刺激,牽拉撕裂,降低局部組織的再生能力,打亂了局部循環灌注及促生長因子的繁殖;同時也增加了與外界細菌接觸的機會,導致創面癒合不良。

最後,還沒有關注護理週刊的朋友,微信搜索“護理週刊”後,查看更多專業護理知識及資訊。

大家都在看

護士被逼下崗,護士“老了”何去何從?

各國護士服大PK,中國護士贏了!

護士竟有這個專科,前途大嗎?

這麼美的護士站,你見過嗎?

“一個護士的辭職信,一個真實的故事!

來源:護理人;護理週刊,一個百萬護士必備的公衆號,每天發佈最權威醫療護理資訊,深度剖析護士關心的熱點話題,護理臨牀工作知識精妙總結以及各類專家同仁的工作心得。在這裏,你每天都能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