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黃先生經常跑工地,之前有過偶然的咳嗽史,結合各醫院的CT檢查結果,我們考慮他的結節與肺麴黴菌病有關,即,炎症引起的結節,而非腫瘤,就建議他做個G試驗(真菌(1-3)-β-D葡聚糖)、GM試驗(麴黴菌免疫學試驗)、痰培養和CT增強。進一步分析,專家們一致認爲,黃先生屬於典型的肺麴黴菌病後引起的空洞內壁結節,良性,無需手術,也無需隨訪。

“累,感覺就像虛脫了一樣。”70歲的黃先生(化名)走進康大夫國際醫院院長、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梁偉峯診室時,這樣描述自己的身體狀況。

過去的半年裏,黃先生每天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上上下下,跌宕起伏,讓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是眼下很多人聞之色變的“肺結節”。

3個多月前,黃先生終於下定決心接受了肺結節切除手術,手術很順利,但他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僅因爲術後明顯感覺體力不支,更因爲這一刀白捱了。

跑遍杭城各大醫院

卻越問越糾結

黃先生,杭州人,中等身材,浙江某企業的高管,梁偉峯院長的老朋友。聊起他的經歷,梁院長頗爲感慨:

半年前,黃先生和夫人一起來到我的診室。當時,他一臉惆悵,手裏拎着好幾袋片子,至少有十五六張,還沒來得及寒暄,他就把所有的片子都攤在桌上問,他的結節到底要不要緊?

原來,兩個多月前黃先生在體檢中查出肺結節。和大部分人一樣,他的第一反應是“該不會是癌吧?”。爲此,他不停地向身邊的人打聽杭州哪個醫院哪個醫生看肺結節好,問到一個就去看一個,但他卻越問越糾結,以至於喫也喫不好,睡也睡不香。

醫生們給了他三個選擇:

1.馬上開刀。

2.良性結節。

3.先隨訪觀察。

“問得我都想做個實驗了。”黃先生說,“畫‘正’字,最後哪個建議‘正’字多就選哪個。”

由於黃先生經常跑工地,之前有過偶然的咳嗽史,結合各醫院的CT檢查結果,我們考慮他的結節與肺麴黴菌病有關,即,炎症引起的結節,而非腫瘤,就建議他做個G試驗(真菌(1-3)-β-D葡聚糖)、GM試驗(麴黴菌免疫學試驗)、痰培養和CT增強。

體檢查出肺結節到底怎麼辦?爲求心安他做了手術,結果後悔莫及

請輸入圖片描述

老黃的CT片,紅色圈內爲肺結節

爲求心安

毫不猶豫地去做了手術

檢查結果出來後,梁偉峯院長爲黃先生安排了一次多學科會診,有康大夫國際醫院綜合內科博士洪武軍副主任醫師(通過美國、加拿大醫生執照考試,曾在加拿大行醫),特聘浙大附屬醫院知名放射科專家等。

會診過程一波三折。

當專家們發現黃先生G實驗、GM實驗和痰培養結果均呈陰性時,診斷一度陷入瓶頸。好在,黃先生的增強CT給了提示:

其結節影像上表現爲一偏心性空洞,局部見一不規則壁結節,增強後壁結節無強化,符合真菌性空洞表現。

進一步分析,專家們一致認爲,黃先生屬於典型的肺麴黴菌病後引起的空洞內壁結節,良性,無需手術,也無需隨訪。

“他的G實驗、GM實驗和痰培養之所以呈陰性是因爲其肺內的麴黴菌已經被殺死,病原體抗原陰性,且病程較長,這可以從結節上的鈣化判斷出來。”梁院長說。

明確診斷後,黃先生很高興,緊皺的眉頭一下舒展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誰知,當梁院長再次見到黃先生時,他卻已經做完了手術。

爲什麼還要做手術?黃先生說,那天他回家後,心裏確實稍微踏實了點,但還是有疙瘩。

後來,一個朋友建議他去看中醫,說不定喫點中藥能把結節喫散了。

見到中醫師後,中醫師的一句話把黃先生嚇懵了。“他和我說,我的情況和他的鄰居一模一樣,他鄰居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沒了。”老黃說。

從沒做過手術的老黃就這麼捱了一刀,雖然,他接受的是微創手術,但還是明顯感覺到體力大不如前,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元氣大傷”。

拿到病理報告發現是良性結節,並提示麴黴菌感染時,老黃的心裏更不是滋味。

肺結節≠肺癌

關於肺結節你最關心的3個問題

“查出肺結節大部分人心裏都會有疙瘩,這很正常,畢竟肺癌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腫瘤,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梁偉峯院長說。

數據顯示,全球肺癌新發病例約爲209萬例,死亡約176萬例,分別佔惡性腫瘤發病人數、死亡人數的11.6%和18.4%。我國癌症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肺癌新發病例約爲78.7萬例,死亡人數佔全部惡性腫瘤的20.03%,高居榜首。

體檢查出肺結節到底怎麼辦?爲求心安他做了手術,結果後悔莫及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是一位隨訪中發現結節惡變的患者的CT

肺結節與肺癌到底是怎樣的關係?查出肺結節怎麼辦?

根據《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我們梳理了3個大家最爲關心的問題:

NO.1影像學檢查發現肺結節到底意味着什麼?

肺結節≠肺癌。

臨牀上,將影像學表現爲直徑≤3釐米的局竈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定義爲肺結節,但並不能將其與肺癌直接掛鉤,因爲它可以是炎症,可以是結核……

換句話說,凡是與肺部相關的疾病都有可以導致小結節的出現。

NO.2查出肺結節怎麼辦?

一看大小,二看形態,三作對比。

1.看大小。

我國肺癌的高危人羣指的是,年齡≥40歲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者:

(1)吸菸≥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經吸菸≥20包年(或400年支),戒菸時間<15年;

(2)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3)合併慢阻肺、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2.看形態。

一般來說,具有以下幾種徵象的肺結節惡性的可能較高:分葉徵,毛刺徵(或稱棘狀突起),胸膜凹陷徵及血管集束徵等。

3.作對比。

定期隨訪比較肺結節的外部結構和內部特徵,對肺結節的良惡性鑑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隨訪中若有以下變化多考慮爲惡性:

(1)直徑增大,倍增時間符合腫瘤生長規律;

(2)病竈穩定或增大,並出現實性成分;

(3)病竈縮小,但出現實性成分或其中實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惡性肺結節規律;

(5)出現分葉、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徵。

NO.3怎樣的肺結節需要手術?

肺結節是否需要手術,目前臨牀沒有嚴格的界定,主要取決於醫生的判斷。

體檢查出肺結節到底怎麼辦?爲求心安他做了手術,結果後悔莫及

請輸入圖片描述

體檢查出肺結節到底怎麼辦?爲求心安他做了手術,結果後悔莫及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一般來說,<8毫米的結節,以定期觀察爲主。隨訪中若發生變化,特別是有高危因素或惡性徵象者,建議及時手術。若是8-30毫米的結節,建議如下:

最後,目前手術仍是治療肺癌的首選方式。研究表明,原位癌或微浸潤癌通過手術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1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