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看着名字就非常嚇人,那麼它是一個嚇人的疾病嗎?它算是一個嚴重的疾病嗎?這個問題要是拋給某些不良的私人醫院,他們給你的回答就是肯定的!

宮頸糜爛是一個嚴重的疾病,是謠言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是指: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向宮頸口外延伸,由於柱狀上皮菲薄,其下的血管和間質清晰可見,外觀呈紅色細顆粒狀的紅色區,通過肉眼看就想發生了糜爛一樣!

肉眼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我們看病理檢查這個“糜爛”樣的細胞到底是什麼?

專家們取出這個“糜爛”組織進行病理學研究,發現這些組織全部是正常的組織,沒有什麼異常的變化!

檢查上是正常的,那麼理論上的教科書對此有何描述呢?

2008年我國大學本科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就已經將“宮頸糜爛”取消了,並且在教材的前言中着重提到了這一點:“要和國際接軌,重視知識更新……不斷更新臨牀診斷治療標準。例如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

因此教科書也沒有了這個名詞!

宮頸糜爛完全就是一個不復存在的東西!

既然是不存在的東西,爲什麼會看到這樣的“糜爛”呢?

其實這主要與宮頸處於的特殊解剖位置有關,它上接子宮內口,下端接子宮外口開口於陰道。僅有約2.5cm的宮頸(未妊娠時),卻有着兩種細胞組成,靠近陰道內的是鱗狀上皮細胞,靠近子宮的是柱狀上皮細胞(看起來像糜爛樣)。這兩個細胞是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狀態,在交界處被命名爲“鱗柱交界區”。

該區域容易受雌激素的影響,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沒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狀上皮就靠內側些(更靠近子宮,檢查時不容易看見),到了青春期以後,柱狀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響下,更多地朝外側發展,因此就有更多的類似“糜爛”一樣的柱狀上皮在宮頸口(更靠近陰道,檢查時能看見);在更年期絕經以後,雌激素水平持續下降,柱狀上皮又開始漸漸回退,這時候檢查“糜爛”也就看不見了。所以,本質上上來說,所謂的宮頸糜爛,實際上是柱狀上皮外翻導致的。

最後,“宮頸糜爛”不是病,它只是一個生理現象。

所有給你診斷“X度宮頸糜爛”的醫生,請你鄙視他,要麼他不學無術,不及時更新知識,要麼就是想騙你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