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筆者的母親,發信息過來,說:查收一下,這個月的定投款項打到賬戶裏了。

  看到這樣的信息,其實心裏是有些感慨的。

  父母的養老定投計劃

  現在母親每個月都會打錢過來,讓筆者幫忙完成定投,因爲她自己還不太會操作交易軟件。

  最開始的時候,母親並不知道指數基金是什麼,也不放心把錢放在裏面。不過,好在母親也是通情達理的人,能夠跟她互相交流、講講道理。

  所以後來,在筆者一遍一遍、不厭其煩、耐心的講解下,母親現在也懂得了指數基金的基礎知識,明白了指數基金的好處,也知道了買指數基金的風險比買股票更低。

  現在有時候聊天,還會跟筆者談到紅利指數基金最近是漲了還是跌了。不得不說,這個轉變還是非常大的。

  其實最早的時候,筆者是每個月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小部分,來爲父母做定投計劃的,並且這個定投計劃一直到現在還在堅持着。早期關注筆者的朋友,應該還看過筆者給父母做的養老定投記錄。

  這個定投計劃2014年就開始了。2014年的時候是非常便宜的階段,像上證紅利當時的淨值都只有1.6元(現在是2.6元)。

  2014、2015、2016、2017,這四年定投下來,每年都是盈利的,定投計劃積累的還是挺順利的。

  後來,母親接受了指數基金這個投資品種後,就開始每個月,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轉帳給筆者,讓我幫忙完成定投。

  筆者在收到這筆錢之後,自己也會再從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一起投入進去,爲父母做這樣一個養老定投計劃。

  雖然今年下跌了一些,不過也就是把2017年的收益跌了一些,之前的收益還在。整體的養老定投計劃還在繼續。

  這個養老定投計劃的目標是什麼呢?

  母親離退休還有幾年,希望在退休之後能夠換一個適合養老的房子。

  母親的工資收入比較穩定,是很適合做定投計劃的,這樣定投積累幾年之後,大概率是可以遇到一次牛市的。到時候這筆資金,加上現有房子,用來作爲換養老房子的資金還是挺合適的。

  當然,我父母年紀還不大,所以這樣做一個10年計劃沒啥問題。如果父母年紀比較大,還是直接孝敬他們,畢竟股票資產的投資是一個長期過程,“子欲養而親不待”,不如馬上讓父母享受到比較好。

  基金,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品種

  跟家人朋友多普及一些投資理財的內容,對家庭生活帶來的好處還是很大的。尤其是老人,如果沒有任何理財知識,是很容易受騙上當的。

  學院裏也有不少朋友遭遇了這樣的事情:

  

  

  比如筆者的老家也是如此,幾乎每年都有一些金融詐騙的事情出現。

  要麼是傳銷組織,讓老年人交一筆錢參與代銷;要麼是承諾一個月20%的收益,多投多返;要麼是某某交易平臺,跟着平臺做保證賺大錢等等。幾乎是赤裸裸的金融詐騙合集,跑路的p2p都算是比較小清新的了。

  很多人聽信了這些消息參與進去,賠的一乾二淨,甚至有不少還還搭上了全部家庭財產。

  不過現在,筆者父母懂得了一些基本的投資理財知識,明白了投資賺錢的基本原理,就不會被表面上的這些超高收益所矇蔽了,對這類金融詐騙有了比較強的抵抗力,基本上聽一聽項目的介紹,也能大概知道這些項目的不靠譜之處。

  平時的錢主要用基金來打理,也不去碰個股,家庭資產安安穩穩的積累着。哪怕不瞭解指數基金,學會用貨幣基金理財也比被騙走了強。

  基金,確實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主力工具。

  像歐美成熟市場,大部分個人投資者都是以基金做爲自己的主要投資品種。在美國,僅僅是指數基金,就有數萬億美元的規模了,是非常龐大的。而國內的基金市場則剛剛起步,還要發展很長時間才能成爲國人投資理財的主力品種。

  ps:關於美國指數基金的發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幾篇筆者美股系列文章:

  指數基金大佬誕生篇:獨一無二的先鋒領航

  指數基金的崛起:先活下來,再謀求發展的先鋒領航

  美股史上最長牛市,大漲15倍,成就了指數基金

  在這個大環境之下,筆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爲大家做一些基金投資知識的普及性工作,還是挺有意義的~

  至少,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而言,知道有「基金」這麼一條穩妥的路,今後的家庭生活和財富積累也會更穩當一些。而且跟父母聊聊金融、聊聊自己的規劃,也是多促進家庭的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