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即將到來,相信有很多考生想要知道申論試卷的參考答案是什麼,看看自己那些地方需要提高。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就爲大家解析一下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申論試卷第一道題目,從作答四步幫助大家理解題目。

題幹:根據給定資料1,對調研組的調研材料,從成績、問題和建議三方面進行概述。(15分)

要求:準確、全面;恰當提煉,條理清晰;不超過350字

一、審題

1、範圍:根據給定資料1【限定材料】

2、題型:對……進行概述,含義爲從材料中尋找一些要點,簡單的羅列,即綜合分析題目。

3、要點:調研材料中的成績,問題和建議三方面。分爲三層書寫。

4、字數:不超過350字,字數大概分配爲100,100,150

5、要求:要點找全,找準,用原詞原話書寫,分條表述。

二、找點

C1:可以說,在以智能製造爲重心的方略下,智能經濟之“核”初步形成。

W1:智能製造的基礎有待夯實,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基礎性關鍵環境要素的建設滯後於智能製造發展需求。其中,智能製造裝備缺“核”少“芯”問題最爲突出,核心控制技術依賴進口,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製造核心產業研發投入大部分仍處於實驗室階段。

J1:要推薦強基工程,打通只能製造承載能力的卡口,補齊四基短板。紅字部分爲細化內容,字數限制省略。

J2:要通過培育一批行業細分領域的工匠型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促進產品向精品轉變,並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形成一批能夠代表N市制造,引領國內產業發展的技術標準。

C2:建立了N市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在全國率先成立智能製造協會。具有示範意義的項目也在不斷湧現。

J3:要引導創新協同。自主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很強市場競爭力的系統集成、裝備研製、軟件開發與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等領域的智能裝備骨幹企業。要開展試點示範。

W2:全市73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實施智能化改造的比例不到30%。

W3: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技術發展滯後、系統集成供給不足、人才和網絡基礎設施支撐有待加強。

W4:生產性服務業是智能製造發展的推動力,而我市在這方面發展相對滯後,成了發展“瓶頸”之一。我市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小、結構差等問題依然突出。主要表現後面爲具體展開內容,所以不寫。

J4:要加快謀劃新增關鍵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平臺。要大力推進企業內生產性服務建設。要大力培育智能製造生產性服務龍頭企業。

三、加工

C1:一是形成以智能製造爲重心的智能經濟之核。二是建立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成立智能製造協會。出現有示範意義的項目。

W1:一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弱,基礎性關鍵環境要素的建設滯後,智能製造裝備缺少核芯,核心控制技術依賴進口,智能製造核心產業研發處實驗階段。二是生產性服務業滯後,規模小、結構差。三是工業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的少。四是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技術發展滯後、系統集成供給不足、人才和網絡基礎設施支撐弱。

J1:一是推薦強基工程,打通只能製造承載能力的卡口,補齊四基短板。二是培育行業細分領域的工匠型企業並制定行業標準。三是引導創新協同,培育扶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智能裝備企業,開展試點示範。四是加快謀劃新增關鍵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平臺。要推進企業內生產性服務建設。要大力培育智能製造生產性服務龍頭企業。

四、書寫

成績:一是形成以智能製造爲重心的智能經濟之核。二是建立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成立智能製造協會。出現有示範意義的項目。

問題:一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弱,基礎性關鍵環境要素的建設滯後,智能製造裝備缺少核芯,核心控制技術依賴進口,智能製造核心產業研發處實驗階段。二是生產性服務業滯後,規模小、結構差。三是工業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的少。四是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技術發展滯後、系統集成供給不足、人才和網絡基礎設施支撐弱。

建議:一是推薦強基工程,打通只能製造承載能力的卡口,補齊四基短板。二是培育行業細分領域的工匠型企業並制定行業標準。三是引導創新協同,培育扶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智能裝備企業,開展試點示範。四是加快謀劃新增關鍵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平臺。要推進企業內生產性服務建設。要大力培育智能製造生產性服務龍頭企業。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專家對於副省級申論試卷第一題的解析,大家看懂了嗎,國考申論歸納概括重點考察對要點的提取,對字數的把握,所以大家在提取要點的時候既要使用詞句段的閱讀技巧,也要注重對語義的理解,這樣才能取得高分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