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歼-10战斗机安装矢量喷管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大家一致认为这种矢量喷管是为了歼-20战斗机而研制的。作为第五代战斗机,高机动性是其比传统战机的优势之一,而矢量喷管则是提升机动性的关键所在。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五代机都安装矢量喷管呢?并非如此。早年与美国F-22战斗机竞标的YF-23战斗机就没有安装矢量喷管,最终因为机动性不佳败给了YF-22。

这款五代机过度重视超音速和隐身性,却因无矢量喷管被淘汰

图片:疑似中国矢量喷口。

YF-23是由美国诺斯洛普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两家公司共同设计,用以竞标先进战术战斗机(ATF)合约的机型。与竞争对手YF-22相比,YF-23更加注重隐身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该机在第5次试飞时就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达到了1.43马赫的超音速巡航纪录。

这款五代机过度重视超音速和隐身性,却因无矢量喷管被淘汰

图片:比翼齐飞的YF-23(上)和YF-22(下)战斗机验证机。

该机并没有安装用于机动空战的矢量喷管,尾部发动机舱更紧致扁平,类似于B-2轰炸机的尾喷结构,更具隐身的效果。同样,比F-22更大的机体使得内部弹仓可以携带4枚AIM-120C或6枚AIM-120D折叠弹翼中程空空导弹,而两侧小弹仓可以携带4枚AIM-9X格斗导弹!

YF-23战斗机的低速性能要弱于YF-22,因此在近距离格斗时或许并不比第四代战斗机强多少,这使其非常重视中距空空作战。

这款五代机过度重视超音速和隐身性,却因无矢量喷管被淘汰

图片:YF-22的二元矢量喷口。

在竞标后期,一系列问题缠绕着YF-23,其中一个疑问就是当年的美国空军还是非常强调能量机动理论,要求具有超高的机动性,在这方面显得有所不足的YF-23最终败给了YF-22。

这款五代机过度重视超音速和隐身性,却因无矢量喷管被淘汰

图片:YF-23未采用矢量喷口,而是注重隐身性将喷口设置在机尾上方。

也是可惜YF-23战斗机早生了这么许多年。如果放在现代,比如像F-35这样的并不强调近距空空格斗的隐身战斗机都能够大行其道,YF-23这种科幻型飞机就更加会有市场。

因为现在已经是信息机动性取代能量机动性的年代了!所以直到现代,YF-23战斗机都拥有一大批铁粉,并将该机命名为“黑寡妇”II(“黑寡妇”I是美国二战末期的P-61夜间战斗机)。

这款五代机过度重视超音速和隐身性,却因无矢量喷管被淘汰

图片:歼20未来将换装矢量喷口,说明我军仍然将高机动性作为重要指标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