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隱私條款有這樣一個段子:這些條款實在太複雜了,沒有個法學學位根本看不懂。

不過一個來自於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團隊對此就非常上心。在諾曼·薩德赫教授的領導下和法學系學生們的幫助下,這個團隊爲來自於谷歌和臉書等公司的100餘個隱私條款做了註解,將裏面的法學術語翻譯成了相對通俗的語言。

之後,薩德赫的團隊又利用他們的成果,訓練一臺人工智能機器爲其餘7000個隱私條款做了註解,有效地打造了一個可供搜索的數據庫,將這些條款轉換成清晰的語言表述。在他們的新門戶網站中,任何人都可以將這些註解應用於常見的應用程序和網站中,而且這些隱私條款還被分成了不同等級(迪士尼、Playstation和其他的一些公司的隱私政策需要大學水平的閱讀能力)。

“這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薩德赫說道,“隱私政策不過是次要產品,除非你是隱私權方面的專家,否則你腦中想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一定不是這個。”

這個名爲The Usable Privacy Project的項目試圖將在隱私權問題與很多人不關注隱私政策的事實之間尋找到協調點。雖然您依然需要尋找並安裝他們的新工具,但是這的確能夠讓閱讀隱私條款這件事情變得更加簡單。通過用戶所適應的顏色和良好的交互性,這款軟件可以突出強調特定的部分:比如第三方分享政策的細節和退出選項的詳細內容這樣經常被淹沒在茫茫字海里的信息。

讓我們來看一下Buffalo Wild Wings網站的歡迎界面。在評級中,這份條款是非常易於閱讀的,131條隱私條款可閱讀性評分爲14。比如這一條:

我們會收集那些您自願提供給我們的信息,例如當您提供了您的姓名和聯繫方式時,您所訪問的頁面就能夠用於購買商品,創建賬戶,加入我們的忠誠度計劃,完成調查,參加比賽,參與促銷活動或是線上活動,或是發表評論與我們的網站進行互動。

而The Usable Privacy Project則將之改寫爲:

這一網站將會收集您的聯繫信息用於基本服務和功能。當您明確願意向網站提供信息的時候,這些信息纔會被收集。

The Usable Privacy Project創建於2013年,計劃在今年將目前的網站形式轉變成爲瀏覽器插件的形式。這個團隊的其他活動同樣有深遠影響,包括髮表學術研究(最近的一篇論文顯示,谷歌應用商店中的所有程序中,有一半沒有提供任何關於隱私政策的鏈接),舉辦學術研討會,以及爲其他團隊提供自己所研究的語言庫。

這樣的工具顯然不是一勞永逸的靈丹妙藥,需要用戶們的發現,甚至註解的語言也可能是混亂並且讓人疑惑的。在隱私權研究與設計的新時代裏,我們依然還處於起步階段。

除了將人工智能引入隱私政策註解的工作之外,薩德赫和他的團隊還在設計一個能夠知曉人們關心隱私權的哪些部分,不關心哪些部分的模型。他們的目標是將這兩部分信息結合到一起,設計出一種可以根據您所真正關心的部分提煉隱私條款內容的技術。

如果這一點得到實現,“你或許就可以知道用戶希望得到哪些關於隱私權方面的信息,這樣只需要讓他們閱讀這部分的條款就可以了,”薩德赫解釋道,“如果他們想要了解更多信息,這也可以讓用戶繼續問詢,發掘更多細節。不過強調那些它們可能想要了解的內容一定會讓他們感到驚訝,因爲這或許就是他們所不知道的內容。”

(翻譯:王慧男)

· · · · · · · · · ·

想要獲取更多有意思的內容,請移步界面網站首頁(http://www.jiemian.com/),並在微博上和我們互動,調戲萌萌噠歪樓菌→【歪樓-Viral】(請猛戳這裏)。

你也可以關注樂趣頻道的微信公衆號【歪樓】:esay1414

來源:FastCoDesign

原標題:You are never going to read that privacy policy. Could AI help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