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磚混的施工問題,類似於磚混是先澆築柱子還是先砌築牆體,是先澆築圈樑再澆築板還是怎麼樣等等類似問題,可能同行的人感覺很簡單或者說自己想想也得知道先怎麼樣後怎麼樣等等,既然有人問,那麼這期就介紹下工序問題吧。

首先磚混結構不同於框架或者說底框結構,後兩者本期不做介紹,咱們就談談磚混,先說地基問題,磚混的地基一般多爲條形基礎,施工工序是,先放線開挖需要做條形基礎位置的土方,然後澆築100mm左右厚度的C15混凝土墊層,墊層這道工序很多業主直接省略了,他們直接把條基的鋼筋網放置在磚頭或者其他墊塊上,此做法不太好控制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建議這麼做。繼續上文,墊層做好後就是支護模板和綁紮基礎鋼筋。這裏包括下水管道的提前放置和避雷的鍍鋅鋼板的焊接問題。

以下是地基部分的圖片,圖片均來自互聯網。

做好基礎砌築正負零以下牆體,然後澆築地基圈樑,面積較大土方回填量比較大的民居爲了方便後期的土方回填,可以在澆築完正負零圈樑後開始採用機械回填土方,然後就正式開始正負零以上部分的施工。接下來的工序是放線然後砌築牆體,而不是朋友們問的是不是澆築柱子,磚混的一定是先砌築牆體,砌築牆體的時候一定注意留馬牙槎,並且構造柱和牆體之間一定記住放置拉結筋,這是保證抗震性能的必備的措施。直到牆體砌築到圖紙要求的標高後,然後纔是澆築柱子,澆築完柱子後支護圈樑和樓面的模板,然後放置鋼筋,然後圈樑和樓面一起澆築,至此就完成了一層的施工,下面以此類推。

以下圖片均來自互聯網。

最後是屋面的施工,屋面很多業主是直接現澆,也很多是直接木檁條然後掛瓦的,還有用預製板做切割變成斜角後做坡頂的,畢竟是自建房嘛,適合自己就好。圖片均來自互聯網。

至此主體部分就完成了,後期就是外牆貼磚、欄杆、雨水管、露臺的保溫防水等等後期細節的施工了,特別是露臺部分,爲了不讓雨水從露臺倒灌進室內,可以施工露臺的時候露臺部分的樓板做降板處理,部分梁模板做吊模,保證建築完成面的標高低於室內標高3-5cm,或者就是做個門檻來防止雨水倒灌了。

最後再說下外觀細節的問題。舉個例子,比如說腰線,如果形狀不是很複雜的腰線可以和圈樑直接一起現澆,如果是複雜些的可以後期加裝EPS或者其他預製的裝飾線來增加立面細節的豐富程度,檐溝也是同樣處理,簡單的現澆,複雜些的現澆和EPS裝飾線結合施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