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妖塔這個名字,我想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因爲很多的小說裏都有對它的描寫,也有專門的電影講述過九層妖塔,並且說的一個比一個邪乎,大家肯定都認爲這個是瞎編的,事實上九層妖塔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1.jpg

血渭一號大墓

1996年由考古學家發現大墓血渭一號大墓,是青海古墓羣中最爲壯觀的一座墓葬,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10公里的熱水鄉。

關於這座古墓的在當地藏族人之間流傳着不吉利的傳說,認爲是“有妖怪的高樓”,並稱作爲“九層妖樓”。墓葬屬唐代早期吐谷渾王室墓葬,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吐谷渾墓葬。血渭一號大墓周圍有許多小古墓,數量達200餘穴,全部被盜掘。國際學術界把這個古墓羣稱作“熱水古墓”。

2.jpg

血渭一號大墓坐北向南,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的大墓,從正面看像一個“金”字,因此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大墓背後的兩條山脈從東西綿延過來,如同兩條巨龍,大墓則像一顆寶珠,構成“二龍戲珠”之勢。墓堆下有3層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圍牆。吐谷渾人修建墳墓時受漢代王室墓葬黃腸題湊形制影響,演變成用一層柏木夾一層四五十釐米高的石頭,然後層層疊起,如同蓋樓一般。

柏樹生長是極其緩慢的,一棵碗口粗的柏樹要長200年,一人合抱的柏樹至少生長上千年。但吐谷渾人墓葬中的柏木,最粗的直徑達60釐米,最細的也有15釐米。一般的小型墓葬要用去二三十根柏木,稍大一點的則要數百根。

3.jpg

血渭一號大墓從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層排列整齊橫穿冢丘的穿木,共有9層之多,一律爲粗細相當的柏木。正因爲如此,當地農牧民稱它爲“九層妖樓”。

4.jpg

血渭一號大墓

根據歷史記載,這座大墓當時有一萬多工匠在裏面幹活,就這樣從開始修建到完成都耗時一年,可見這座墓絕對不簡單,後來人們在挖掘過程中,僅僅第一層和第二層挖出來了七百多個動物屍體,而且體型都很大,甚至有稀有動物,可見這應該是當時的人精挑細選後放進去的。

不僅是這些,墓中共有十三個陪葬坑,都大同小異,不過值得一提得是馬的陪葬坑最爲特別,因爲馬的陪葬坑的形狀的都是馬的樣子,大家應該知道汗血寶馬吧,這個在當時可是很珍貴的,在這個墓中發現了將近一百匹汗血寶馬的屍體。

5.jpg

當地風景

墓葬的這種構築形式和風格,在我國考古發現中絕無僅有。墓葬中出土的絲綢質地良好,圖案清晰,色澤鮮明,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物,而糧食陪葬品也只有顯貴墓中才有發現,具有極高的研究、觀賞價值。

……

6.jpg

妖塔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