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據外媒報道,有中國億萬富翁家庭花6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77萬元)讓孩子入學斯坦福大學,外媒指出該高價入學事件當事人爲該校學生,其父親爲步長製藥(603858)公司董事長趙濤,目前該學生已被斯坦福大學開除。

這起知名高校招生舞弊案,不僅震驚了美國,在中國也掀起了一波熱議。有網友不禁調侃,有錢能使鬼推磨,考上斯坦福還真不是夢。

儘管之後公司董事長趙濤發聲明回應稱,本人的女兒在美國留學事宜,屬個人及家庭行爲,資金來源與步長製藥無關,對步長製藥財務狀況不構成任何影響。

但像這樣的黑天鵝事件,背後的步長製藥顯然逃不過喫瓜羣衆的好奇心,不妨來扒一扒步長製藥的老底。

連續五年營收過百億

步長製藥(603858-CN)是一家家族企業,最初由趙步長、趙濤父子聯合創辦。

公開資料介紹,步長製藥成立於2001年,於2016年11月18日成功登陸上交所。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涉及心腦血管疾病中成藥領域,同時也覆蓋婦科用藥等其他領域。根據營業執照,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丸劑(蜜丸、濃縮丸、水丸、水蜜丸)、口服液。

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64億元,相比2017年的138.63億元同比下降1.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8.88億元,同比上升15.29%(2017年爲16.37億元)。

具體到細分領域,近幾年來,公司充分發揮中藥在心腦血管用藥領域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化藥、生物藥在心腦血管領域的地位,培育出了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和谷紅注射液四個獨家專利品種,治療範圍涵蓋中風、心律失常、供血不足和缺血梗塞等常見心腦血管疾病。

數據顯示,2018年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和谷紅注射液四項產品的合計收入達91.43億元,佔總營收的66.91%,市場地位突出。

從歷史來看,步長製藥的業績也頗爲出色,已連續五年營收超過百億,毛利潤較高,且大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起底輿論困境中的步長製藥 連續五年營收過百億

同時,作爲一家高分紅企業,步長製藥的分紅情況也備受市場關注。

在公佈業績的同時,步長製藥披露了利潤分配提案:公司控股股東提議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14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股。

截至2018年底,公司的總股本爲8.86億股,按公佈的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14元計算,2018年度公司的現金分紅金額約14億元。

事實上,自步長製藥上市以來,公司每年都以高分紅的方式回報投資者。據統計,僅僅上市以來的三年時間,步長製藥派發現金紅利累計約36億元。

主要產品問題頻發

但在業績亮眼、分紅高的背後,步長製藥的主打產品卻一度被重點監控。

據媒體報道,步長製藥四大主打品種之一的丹紅注射液多次被預警列入重點監控,甚至隨時面臨停用風險。

根據步長製藥上市前的招股說明書,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丹紅注射液的年銷售金額分別高達41.61億、38.31億和33.6億,合計113.52億。收入佔比超過30%,利潤佔比更穩居40%以上。

然而,中藥注射劑頻發嚴重不良反應,臨牀使用量越大,就越是安全用藥監控的重點。

2017年,國家版醫保目錄更新,丹紅注射液雖然仍在乙類醫保名單,但被嚴格限制用於“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有明確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證據的重症患者”。

隨着國家醫保控費要求越來越嚴格,各地紛紛列出對臨牀使用量大、但療效不明確的輔助用藥重點監控清單,也倒逼了醫療機構慎用、少用甚至停用以中藥注射劑、營養性注射劑爲代表的輔助用藥。

據相關統計,步長製藥的丹紅注射液多次位列安徽、內蒙古、河南、青海、杭州、蕭山等省、市衛計委及公立三甲醫院的重點監控名單,至少在11個省(市)26次被預警(嚴格監控)、限制使用。

佈局消毒產品領域,能否爲其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此外,由於新藥上市普遍面臨成本高、風險大、週期長等問題。進入2019年,步長製藥開始將戰略目光轉向風險較小的消毒產品領域。

1月23日,步長製藥發佈公告稱,擬分別以4960萬元、1440萬元收購重慶市醫濟堂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下稱重慶醫濟堂)和重慶市漢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漢通生物)各自80%股權,合計投資額6400萬元。

其中,重慶醫濟堂主要從事婦科消毒抑菌產品和傷口消毒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而漢通生物雖和重慶醫濟堂擁有相同的技術團隊、研發人員和高管人員,但該企業還未獲得《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重慶醫濟堂總資產近498萬元,淨資產約126萬元;2018年營業收入爲389萬元,淨利潤此前連續虧損,2018年才扭虧盈利5.99萬元。

而僅僅成立一年時間的漢通生物,截至2018年底的總資產約756萬元,淨資產近479萬元;2018年尚無營收,淨利潤爲-7.45萬元。

在市場看來,此次步長製藥收購的標的盈利不突出,甚至還處於虧損中,難以稱得上是優質資產。

但對於此次轉型,步長製藥董事長趙濤曾表示,將不忘初心,在實現公司創新轉型發展的同時,未來步長製藥將繼續投身於公益事業,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誰曾想到,步長製藥非但沒能靠公益事業樹立企業的標杆形象,倒是陷入了涉嫌高校舞弊案的輿論困境中,着實令人唏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