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是被人唾骂千古的大奸臣。他本为西汉皇家外戚,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曾被视为“周公再世”,挽西汉危局不二人选。后掌握大权后,威逼汉室禅让,自称皇帝,国号“新”,史称王莽篡位。

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受千古唾骂。然而,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胡适更是不吝赞美,称王莽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为何有此评价呢?因为当上皇帝后,王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社会改革。

一是土地收归国有,更天下田曰王田,实施均产制,私人不得买卖,黎民百姓都分得了土地。二是废奴,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三是实行“五均六管”制,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山泽等。四是改革币制。五是改革中央机构,加强相权、兵权;重新划分郡县,更改地名。五是改革少数民族名称、首领称号。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

在胡适先生看来,王莽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他本家王安石之上。王安石改革受一时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然而可怜王莽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被人千古唾骂。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