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

臨近放假,幼兒園的“怪現象”又出現了,4個大班,下學期可能只剩1個,班裏35個孩子,下學期只剩10幾個。這些孩子不上大班原來都去上了“學前班”。

關於上小學,家長總覺得不上學前班,孩子上學就會跟不上。那麼,不給孩子上學前班,真的就沒有辦法讓孩子順利上小學嗎?真是真的嗎?學前班到底對孩子有沒有好處?今天就讓我爲你還原一個真相吧~

推薦 丨雙

孩子非上學前班不可嗎?

學前班顧名思義,是指在正式入小學上一年級之前的一段時間,爲入學做準備的學習班級。許多家長在孩子還沒幼兒園大班畢業就紛紛退學去上學前班。

家長想讓孩子上學前班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公立幼兒園禁止小學化教知識,公立學校不允許辦學前班。

國家明文規定幼兒園禁止“小學化”,更不允許辦學前班。如果一點東西都不教,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跟不上,所以紛紛將孩子轉走。

提早上學,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

2、孩子年齡不夠,希望學前班過渡

國家規定的入學年齡是截至入學這一年的8月31日,孩子年滿6週歲。9月1日以後出生的孩子就不符合條件了,要到下一年上學。許多家長出於家裏沒人帶孩子,老人帶孩子不放心,只能將孩子送到學前班過渡。

提早上學,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

以上原因看似都還在理,但學前班就真的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嗎?今天我想說:

讓孩子從幼兒園退學上學前班,其實是在害他!

上學前班其實弊大於利

1.孩子生理和心理沒做好準備

學齡前孩子大腦和身體發育不完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很少孩子能坐下來進行正規學習。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家長就讓孩子上學前班,抑制孩子愛玩天性的做法無異於揠苗助長。

知識是可以短期突擊,立竿見影的,能力卻是需要長期培養的。

2.小學知識難度過高,讓孩子抗拒學習

提前把小學知識填給孩子,孩子難以掌握,容易受到挫折,家長不理解甚至責罵,未來孩子會對學習產生抗拒。這個年齡段比起知識,培養孩子的興趣纔是最重要的。

提早上學,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

3.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孩子學不好會影響自信心的建立,一旦錯過幼兒人格形成的敏感期,這種傷害便無法逆轉,從而形成自卑的性格。

提早上學,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

完整的大班生活更重要

“去小學化”後的幼兒園教學活動其實更有利於孩子幼小銜接的準備。

比如:不教拼音,但可以通過遊戲讓孩子們認識漢字;教師們會在4-5月時將大班教室營造滿滿的小學氣息,讓孩子們對即將發生的事充滿期待。主題牆上可以分版塊介紹小學生活中會出現的事物,還會帶小朋友們參觀小學,讓孩子們提前認識小學的生活環境。

幼兒園去小學化,去的是不適合孩子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並非強迫小學和幼兒園教育脫節。

合理地開展活動,幼兒園的孩子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學會知識與學習方法,也許剛進入小學時不如那些“搶跑”的孩子,但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

提早上學,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

這些纔是家長該做的事

比起送孩子去學前班,下面這些事情纔是家長在孩子入學前該做的事情:

提早上學,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

1.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特定的家庭環境中,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學習薰陶容易使孩子產生求知慾。比如,喜歡閱讀的家長,每天書不離手,孩子自然對書本產生興趣。反之,如果家長在家裏不是打遊戲就是刷朋友圈,孩子只會對電腦和手機感興趣。

2.用提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比起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讓孩子獨立思考才更重要。給孩子充足的研究時間和學習條件,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吸收學習內容。堅持這種方式,慢慢地家長會發現,學習對孩子來說一點兒也不難。

3.發現孩子的興趣點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感興趣的活動會異常專注,對不喜歡的活動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只要稍加註意就能洞察孩子的心思,傾聽孩子對某事的不同看法,鼓勵孩子探索。

4.多進行各種形式的遊戲

孩子的日常生活除了喫飯、睡覺,主要活動是玩遊戲,家長不能忽視遊戲的重要性。經常帶孩子去戶外、大自然中進行遊戲,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科技館豐富孩子的知識和見識。

提早上學,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

提早上學,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

最後的話

上不上學前班,最終的選擇權還在家長手中,但我希望,讀完這篇文章,家長們可以慎重選擇學前班。

因爲我相信,完整的上完幼兒園將是孩子們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