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說:“在宮中唯一能阻止我惡作劇行爲的,是我的乳母王焦氏。”他又說:“乳母是宮中唯一告訴過我別人是和我同樣的人的人,是唯一曾使我想起了別人也是人的人。”在溥儀心中,乳母曾經是他的唯一。

溥儀在乳母的懷裏長大,喫她的奶喫到9歲,對溥儀來說,乳母是比母親更親的親人。溥儀不到三歲就被慈禧指定爲大清皇帝,從此離開父母入宮生活,乳母是他身邊唯一的親人。溥儀晚年回憶,他與父親母親很少見面,感情十分生疏,是乳母給了他所有的愛與關懷。

16歲時,貧苦出身的王焦氏被賣給一個姓王的差役當老婆,忍受了三年的打罵生活後,她終於生下了一個女兒,可就在這時,丈夫卻因病暴亡,全家生活陷入絕境。爲了養活公婆和女兒,王焦氏被賣入醇親王府給新生的小溥儀當乳母,月錢二兩。她答應了醇親王府提出的苛刻要求:接下來10年(清朝皇子貝子一般都是喫奶到10歲左右),她不可以回家,不可以見孩子,爲了保證乳汁質量每天要喫不放鹽的肘子......

王焦氏奉獻了自己,只爲了讓家人活下去。但她不會想到,在她進入醇親王府的第3年,女兒就因營養不良而夭折了。而且,醇親王府有意封鎖了這個噩耗,原因不是避免她傷心過度,而是避免傷心過度導致乳汁質量下降。

王焦氏是一位心地純良、少言寡語的人,離開家人後她便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溥儀。溥儀稱乳母爲“二嬤”,他對王焦氏的依戀達到了戀母的程度,一天也離不開,一刻也忘不了。

溥儀9歲時,太妃們(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后妃們)把毫無過失的王焦氏趕出皇宮,原因無非是嫉妒。可憐了王焦氏,此時才知道她日夜思念的女兒早已不在人世。王焦氏的離去讓溥儀悲痛欲絕,哭鬧不止,那時的他沒有能力保護“二嬤”,但他對王焦氏的牽掛與思念卻日益加深。

溥儀大婚後千方百計找到了王焦氏,雖然他已經長大成人不需要再喫奶,但他經常把王焦氏接到身邊住一段日子。等到溥儀當上僞滿皇帝,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權力後,他又把王焦氏接到了長春,一直贍養她到抗戰勝利、滿洲覆滅。

溥儀晚年回憶起乳母時仍充滿了感恩與懷念,他一生有過5個妻子,但乳母王焦氏纔是他生命中最愛、最重要的女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