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8 10:21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陳曉蘇

1987年,先行集團董事長呂文廣創業的第二年。偶然聽朋友說起長城山背有地賣,他去實地看了一看,結果一看之後,就花了17000多元錢,買下了1700平方米。“雖說是我買下的,但不代表我擁有所有權。”呂文廣說,買賣土地的合同上寫明瞭只是“長期歸乙方管理使用”。

賣地本就是個稀罕事,再加上所有權不明朗,更沒什麼人會買地造廠房,但呂文廣不一樣。當時在做冰模加工的他,手頭並沒有多少現金,粗略一算發現應收款能收個兩萬塊,當即決定收款、買地,由此成爲永康最早買地造廠房那爲數不多的幾分之一。

促使呂文廣當機立斷的,除了覺得租用祠堂辦廠有些不方便以外,還源於電影《決裂》裏的一句臺詞——“當你老了以後,兒女問你一生中做過哪些事情,你怎麼回答?”呂文廣說,“我想,即便土地被收回去了,我也能驕傲地告訴孩子,我曾經擁有過一塊土地。”

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大討論·企業家訪談②丨善於發現需求 果敢付諸行動

年輕時的呂文廣

現在再回過頭去看買地這件事,那塊地早已超出其本身的意義,更像是他對事業的追求。1993年10月,上海第十百貨商店更名後重新開張,路過此地的呂文廣進去逛了逛,偶然間發現一個叫“魔法杯”的商品,源自日本,售價高達每隻268元。聽完售貨員的介紹,呂文廣動心了,開口就是買6個。結果對方說庫存加擺臺合起來才6個,最多隻能賣他4個。

買下4個杯子,換來的使用體驗是一致好評,但呂文廣更看中“貴”。已在生產不鏽鋼冰模的他,知道材料成本並不高,就想:這個用不鏽鋼造的杯子,憑啥賣得這麼貴?

用得好、賣得貴還缺貨,呂文廣決定把它造出來。截開杯體反覆研究,1994年年底,先行集團造出了第一隻保溫杯,這也是永康的第一隻保溫杯。直到現在,呂文廣還保留着這隻保溫杯,他的企業也一直在生產保溫杯,並通過持續運用新材料、新技術,造出了更多、更好的保溫杯。

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大討論·企業家訪談②丨善於發現需求 果敢付諸行動

呂文廣參加2018金華“兩會”

□記者手記

果敢 頭腦 眼光

採訪呂文廣,是在金華“兩會”的間隙,雖是見縫插針,但呂總還是不計時間成本,跟我分享了很多故事。藉由這些故事,企業家精神這個看似抽象的詞,變得具體起來。企業家精神是發現需要並努力去滿足需要,是在條件艱苦、機會渺茫時表現出來的果敢。“物資短缺的年代,創業要果敢,但現在不一樣了,除了果敢,更要有頭腦、有眼光,不能蠻幹,還要經得起誘惑,能剋制不該有的慾望。”採訪結束了,呂總的一席話,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編輯 俞曉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