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爾·赫拉利

尤瓦爾·赫拉利,這個名字在出版了“簡史三部曲”之後讓全球知識界驚豔,他在去年完成了收官之作《今日簡史》,將目光聚焦到當下,探討關乎我們每個人命運的大議題。整本書讀完,我腦子裏一直盤旋着兩個字——「共識」。

赫拉利認爲,智人之所以能夠崛起成爲這個星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於人類具備了虛構故事的能力。本質上,這種能力讓人類可以更方便地達成共識,從而推動協作,因此可以讓本不具備生存優勢的人類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強大得多的物種站在了進化鏈的頂端。

認真思考一下,共識確實具備某種推動協作的“神力”。如果說人類發明的語言和文字就像是通信協議,可以更方便地推動信息傳遞和交換,那麼製造共識則是在所有人的腦中建立某種“快捷方式”,可以讓人們更加迅速地結盟、分工,集中力量辦大事。

工業時代的“分工制”本質上也是在建立共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演化而來的,如果人們無法達成共識,就不可能有明確清晰的分工。甚至可以說,宗教信仰也是在人類社會中建立某種普遍意義上的共識,讓信衆可以在統一的認識下完成相應的行爲。

在傳統社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對於終極價值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差異,但在民族內部、一定的地域範圍之內,人們對於終極真理的認識具有相當程度的統一性。比如在古希臘,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先哲都對是非善惡有比較明確的判斷標準,他們都認爲所有具有理性的人們都能夠接受這些價值判斷排序。

然而,這件事正在面臨嚴峻的挑戰。現代社會在通信技術長足進步的推動下,飛速跨越了一個又一個歷史階段,在充滿各種差異、分化和衝突的社會中,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和信仰越來越多元化,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社會形態(思考一下現在有多少種曾經不存在的職業形態),另一方面就是在推動協作時面臨了一定的困難。

舉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如果用若干年前70後、80後那一套管理模式去管理今天的90後,你會發現不太管用。他們可能在思維模式、行爲模式上與前輩們有着巨大的鴻溝甚至是衝突,因此,想要真正用好年輕人需要將管理模式從「控制」調整到「對話」,本質上就是在推動與年輕人建立共識。

那麼,你可能會問在異質性和分化性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在社會生活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各個層面都可能產生分歧甚至衝突,這對於社會整體進步真的只是壞消息嗎?

我覺得不全是。如果說共識對於推動協作有積極意義,那麼異見對於識別風險同樣具有意義。我們永遠無法排除“集中盲從”、“羣體失智”這樣的局面出現,因此在一個組織中通常都會有一小部分人表達“異見”,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正是規避羣體風險的有效手段。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在一元與多元之間架起一座橋樑,爲諸多社會共識問題的研究尋找新的路徑,這就是所謂的「求同存異」,核心還是“開放”,無論是對於共識的認同還是對於異見的接納,都需要卸下心防,客觀看待。

昨天讀到趙何娟爲鈦媒體寫的新年獻詞裏有這樣一處深以爲然——

過去十年,很多新經濟體,包括鈦媒體這樣的新媒體蓬勃發展,是抓住了新的週期性機遇。週期是什麼,就是階段性瓶頸。宏觀有周期,行業有周期,企業亦有其自身的生命週期,如果週期是客觀存在的經濟規律,那麼最重要的就是:無論誰,都要守住信心,或者迎風而上的再造新的信心,一次次去突破瓶頸。

如果說,在這樣一個時點我們最需要怎樣的共識,答案一定是信心。信心是這個時代渡過嚴冬的爐火,是暗夜中指明方向的燈光,是我們每一個渺小的個體踏實奮鬥的指引。

同樣的,我們也需要一點異見,那就是開放胸襟後的獨立思考。異見讓我們不會成爲“盲衆”沉入芸芸衆生,也不至於在危險邊緣與“同路人”一併陷入深淵。

吳曉波和羅振宇的年度知識大秀在朋友圈刷了屏,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都跳了出來,有人覺得刷新了認知很有收穫,也有人認爲拾人牙慧的表演不值一提。我倒是覺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個階段、每個場景、每個階層的人需求是不一樣的,對自己有意義就是最好的意義。

我在想,有沒有更加接近人性的基本共識,用一種充滿異見的方式沉澱出來,那纔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真正力量吧(細思極恐)。對於舊故事,別失去信心;對於新故事,努力達成共識。

2019,希望活得更明白一些。

我是顧嘉,和你一起升級認知、改善行動、達成目標。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所啓發,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精彩觀點,也歡迎將文章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再見2018,你好2019。

知識工作者參閱 | 3個通信概念打通任督二脈:信息、流量、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