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悅讀 · 知天下】今日詞牌學習。青杏兒:詞牌名,即“攤破南鄉子”,又名“似孃兒”、“慶靈椿”,因趙秉文有此詞而得名“閒閒令”。雙調六十二字,平韻。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金】趙秉文

風雨替花愁。

風雨罷,花也應休。

勸君莫惜花前醉,

今年花謝,明年花謝,

白了人頭。

乘興兩三甌。

揀溪山好處追遊。

但教有酒身無事,

有花也好,無花也好,

選甚春秋。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註釋】

⑴青杏兒:詞牌名,即“攤破南鄉子”,又名“似孃兒”、“慶靈椿”,因趙秉文有此詞而得名“閒閒令”。雙調六十二字,平韻。

⑵風雨替花愁:即“替花愁風雨”的倒裝。

⑶休:凋落

⑷甌(ōu):杯。

⑸追遊:追尋景色遊賞

⑹教:使、令。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譯文】

不必替花兒憂愁她經受風吹雨打,風雨停歇時,也是花兒應當凋落的時候。勸君不要吝惜花前醉飲,人生難得如此痛飲。今年花謝了,明年花謝了,人就是在這一次次花謝中,白了頭髮。

趁着有興致,喝它兩三杯。選一處綠水青山美如畫的地方,好好地去遊覽一番吧!只要是身邊有酒心中無事,管它有花也好,無花也好,管它是春天,還是秋天,就應該痛痛快快暢遊。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賞析】

《青杏兒·風雨替花愁》是金代文學家趙秉文所寫的一首遊春詞。詞的上片作者感嘆不要爲風吹雨打下的花朵嘆息,人生該盡情在花前醉飲,不負花期;下片寫當前應乘着酒興去找個美景遊賞玩樂,不管有花無花,不管春夏秋冬。與古代衆多的惜春詞相比,該詞寫法流利自然,宛似天成,別有一番清新的韻味。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作者】

趙秉文(1159-1232)金朝文學家、理學家。字周巨,號“閒閒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登進士第,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拜禮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兼修國史、知集賢院事。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學士。趙秉文生性好學,詩文書畫皆工,在當時頗有文名。其散文所表現的哲學思想,以程朱理學爲主,宣揚仁義道德性命之說。詩歌多寫自然景物,善草書,著作有《閒閒老人滏水文集》等。趙秉文在書法上與同時代的党懷英、王庭筠、趙渢齊名,但趙秉文的書法早年卻是取法只比他長八歲的王庭筠。王庭筠是米芾的外甥,大約“近水樓臺先得月”,書法學米芾,並很得形神,時人甚至譽王庭筠書法“不在米元章之下”。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每日寫詩】

《青杏兒 · 盛世無憂》/己亥年四月十四

雨驟水爭流。

絮飛盡、春景難留。

奈何花落青杏少,

春歸夏至,

輪迴四季,

何必多愁。

布穀放歌喉。

石榴開、蝶舞花稠。

乘涼蔭下河邊柳,

碧波盪漾,

蓮塘荷滿,

樂極無憂。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讓思想充實生活。謝謝您的閱讀!衷心感謝來自網絡的被採信息源!我們注重於分享,如有侵權必刪。
青杏兒 · 風雨替花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