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因聚而生·以行致盛——Σco-XA,華爲中國生態夥伴大會2018”。作爲華爲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曠視科技Face++ 受邀參加了此次大會,與來自全國各個領域的 1500 多名嘉賓共同見證和探討多元生態所帶來的價值和成果。

以行致盛,共贏“生態紀”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前沿技術集中爆發,數字生產力喚醒了新一輪增長動力,爲更多行業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歷史機遇。“技術+需求”正驅動着ICT生態加速融合,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角色和複合化的能力,ICT 生態開始邁向新的紀元,華爲將其定義爲“生態紀”。華爲EBG 中國區總裁蔡英華在大會上呼籲生態夥伴們共同行動起來,以“+生態”的模式爲客戶提供如戰略規劃、業務創新、市場拓展、管理提升等多種複合型能力,幫助客戶更好地應對不確定的市場,贏得跨界競爭,實現商業價值的持續增長,最終形成生態的指數級繁榮,共贏“生態紀”。

ICT “生態紀”的顯著特徵表現爲價值總量更高、運行效率更敏捷、形態模式更加多元,而云服務成爲了“生態紀”中衆多擁有深厚ICT技術積累企業的最佳輸出形式之一。22日,華爲也重磅發佈“華爲雲生態青島行動計劃”,未來將與各類合作伙伴一起,用切實行動激發出“生態紀”更大的潛力。

“雲+端”加速安防智能落地

今天,“雲”已經成爲智能社會的重要基石,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通過“雲”介質持續大量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落地。作爲中國頂尖的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Face++ 一貫重視在與華爲的合作中,就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與應用實踐的優質發展保持深入的探索。23日,華爲在本次大會上圍繞加速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公共安全領域的主題,展開了“智慧視頻+,讓平安可以預見”的高端對話,曠視科技Face++ 副總裁陳雪松出席與行業專家們一起探討了如何解決從海量視頻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的難題。

曠視科技Face++ 副總裁陳雪松(左三)

講述曠視智能安防的三個維度

中國安全防範產品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李仲男在對話開始時表示,安防行業正處於一個轉型時期,國家尤爲重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公共安防中的實踐應用。如何加速新技術在雪亮工程中的應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海量視頻監控數據,這些問題成爲企業發展的關注焦點。

陳雪松對此回應:“安防一直以來都是曠視的重點業務領域,在把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技術應用在安防領域解決海量視頻數據的探索與實踐中,曠視分爲了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我們會關注技術應用的深度,根據公安找人的需求我們將目標人羣分爲了黑、白、紅、灰四個名單,黑名單即違法犯罪人員,這些人臉識別技術一經發現就會立刻報警;白名單,我們將其定義爲企業、車站等區域的通行人羣,曠視是在實現一個通過‘刷臉’達到覈驗身份隨即進門、進站的一個應用;紅名單,是需要重點關注的要員,對此我們在識別後會進一步分析他的活動範圍生成這個人的軌跡報告,幫助安保人員作出相應的防範與監控;最後一個就是灰名單,我們會在公安的人像數據庫中進行大規模的碰撞比對分析,對應找出比如車站等場景中常出現的小偷、黃牛等行爲異常的‘陌生人’。”

第一個維度陳雪松闡述了曠視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深度,另兩個維度則是應用的寬度和平臺應用:“除了人臉識別,曠視在處理海量視頻監控時也會利用視頻結構化技術及行爲模式分析,將視頻監控中的人員及車輛屬性標籤化,多維尋找目標人員,這是技術應用寬度的體現。最後一個維度是技術應用平臺的選取,除了在後端分析平臺上要保持算法的更新和計算力的增加,也要注重將計算前移,在前端即完成視頻數據的過濾化處理,避免給後端機房效率造成太大壓力。從這三個維度出發,曠視的智能安防業務已經在過去幾年內實現了數倍增長,爲全國32個省提供了智能、高效的安防新技術。”

安防是數字化轉型中陣痛最深,同時也將是受益匪淺的一個領域,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成爲了傳統安防向未來安防過渡的關鍵所在。曠視希望通過與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爲的生態合作,共同爲未來智能安防助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