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發現抗戰烈士遺蹟 汨羅農民籌資“樹碑立傳”

山旮旯發現抗戰烈士遺蹟 農民籌資“樹碑立傳”

湖南日報4月8日訊(記者 徐典波)4月7日,汨羅市大荊鎮金河村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抗戰烈士紀念碑落成儀式,引來了周邊近千名鄉親以及來自全國名地的120多名志願者積極參與。大家共聚汨羅江畔的新雲山,爲新建的兩座抗戰烈士墳塚舉行祭祀典禮,併爲精心修復後的殘碑和新建的烈士紀念碑揭幕。

抗日戰爭期間,新雲山清明寺曾作爲中國陸軍第九戰區第58軍戰地醫院,負責救治從新牆河前線負傷轉移下來的將士。負傷將士輸送至此,進行簡單的包紮和手術,再送往後方醫院,由於醫療條件和水平限制,很多將士往往得不到救治而犧牲在這個戰地醫院,當時的新雲山就是這些將士的埋葬地,無數烈士長眠在這塊土地上。

山旮旯發現抗戰烈士遺蹟 農民籌資“樹碑立傳”

今年2月,當地農民在新雲山發現兩處墓碑和墓地,後經證實屬於當時第58軍的羅齊少校和黃鎮求連長,他們是1940年4月因救治無效而在此地犧牲的醫院傷員。當地農民虞文華、虞光求得知後,下決心要將其建成一處抗戰烈士陵園,作爲紅色教育基地。他們通過互聯網發起衆籌捐資,引來深圳、安徽、岳陽等地熱心網民慷慨解囊,僅5天時間就募集了工程和祭祀典禮所需的近10萬元資金。從材料採購到工程施工,都由當地農民親力親爲、投工投勞。他們還邀請當地作家張小章爲新建的烈士紀念碑寫碑文,紀念烈士們的英勇頑強。

“風吹笳,情彌切,千秋恥,終已雪。倭寇遁,如煙滅,金甌固,已無缺。振興勇,中興業,中華夢,更真切…… ”清明節期間,紀念碑落成儀式如期舉行,103歲的抗戰老兵李超然帶領他90多歲的3位老戰友,特意趕來參加祭典,大家齊聲朗誦碑文,一股“英雄氣”迴盪山谷。

山旮旯發現抗戰烈士遺蹟 農民籌資“樹碑立傳”

[責編:徐典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