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廈門本地論壇上部分網友的感嘆,自從這座城市房價攀升到五萬大關之後,類似的話我們聽過不少,卻從來沒有往心裏去,在很多人眼裏,廈門是什麼地方?這裏有最宜人的環境,最優越的發展條件,城中村人少點又怎麼了?怎麼可能影響到廈門的房價?

然而,低收入者的離去,卻是紮在廈門樓市身上的一根刺,縱使思明,湖裏,海滄的房價依舊堅挺,但是少了真正的剛需支撐,有多少投機客的身影也就不言自明瞭

很明顯的道理是,每個城市的房地產想長久發展,就必然依靠大量的人口湧入,而在這些巨量的人口中,低收入者佔了絕大部分,正是那些爲了首付東拼西湊的剛需們,每個月爲了省下幾百元房租努力工作的年輕人,讓一個地區的樓市能夠吸收新鮮血液

換個角度來說,每個城市的房價上漲,似乎都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北上廣匯聚了珍貴的醫療和教育資源,全國的精英都趨之若鶩,省會城市虹吸區域內人口,天然有成爲區域核心的優勢。但像廈門這樣的城市,既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沒有福州、泉州那樣的體量,又能有多少俯視衆生的底氣?

事實上,廈門二手房價的下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前段時間各大媒體爭相披露,讓廈門從幕後走到了前臺,人們忽然發現,當概念被剝離,當投機的潮水退去,沒了低收入者的參與,這樣的樓市終究還是少了堅實的地基,如果這根刺扎的越來越深、越來越重,當絕大部分人都感到買房無望時,樓市就會露出原始的獠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