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王朝1566》中,馬寧遠是個可圈可點的人物,如楊金水評價的“肯幹事,認上司”是他的長處,他是個耿直的人,但也因爲過於耿直,沒有權謀之心,才被何茂才那一夥人利用,做了劇中第一個被犧牲的棋子。倘若不是胡宗憲點醒,他就是那種被賣了還幫人數錢的那種人,真實可悲可嘆!

馬寧遠是個忠厚之人,一心報答胡宗憲的知遇之恩,因而盡力促進改稻爲桑。從毀踏青苗,到毀堤湮田都是執行人之一。最後毀堤淹田事件發生後,還是想着替部堂分憂,一切罪責都由自己擔着,不想連累牽扯“上面”的那些人。直到何茂才賣了他,他才明白鬍宗憲的用意,也才一五一十的交代了鄭泌昌、何茂才他們做的事情。成爲胡宗憲逼退楊金水、鄭泌昌他們繼續推行改稻爲桑,從災民手中賤買桑田的關鍵把柄。

劇中的馬寧遠是條漢子,也是被八股文禍害了的好官。從改稻爲桑國策的推行過程中可以看出,他首要爲國,其次爲民。在國策和百姓面前,他選擇犧牲百姓。因爲在他心中,國策爲大,這就是爲什麼說他被八股文禍害的原因。但是在良知和前途面前,他選擇了良知。他沒有舉報別人,而是選擇自己扛罪,且不說給百姓交代,他這是給部堂,給自己一個交代。

馬寧遠出身卑微,能做到杭州知府已經是光宗耀祖了。他最感謝的人就是胡宗憲。對朝廷來說,他是個好官。但是就百姓而言,他並不是海瑞那樣受萬民敬仰的海青天。所以纔有了他那句名言:“怕死?怕是就把頭上的烏紗帽給摘下來,改稻爲桑是國策,死一千個人,死一萬個人,就是全浙江的人都死了也得執行”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