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越不喜歡與人交往的人,智商越高,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盲人在其他感官方面,比如聽覺和觸覺方面會比常人更加敏銳,這就是補償效應。而反過來,上帝已經爲你打開了一扇門,有可能順手就幫你把窗戶關上了,這就是削弱效應。有些天賦異稟的高智商人才,上帝往往會拿走他們一部分能力,以至於很多我們眼中的天才,也會在社交能力方面顯得十分拙劣。同時尋求夥伴也是學習的需要,能讓人能獲得滿足感,歌要唱給大家聽,書要寫給大家看才能體會到人的價值感。

人除了自然屬性,還有社會屬性。所謂社會屬性,即人是社會關係的綜合體。這意味着,人都有人際交往的需要,無論智商高還是智商低,社交是人的本能。與多數人想象的不同,智商高的人更渴望人際交往,但他們更喜歡有質量的交流。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應付,不如直接婉言拒絕。

其實,不是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而是他們的專注度、注意力一般都比較強。所以,他們一旦專注於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很難分心,就會造成一種不喜歡與人交往的錯覺。人都是羣體動物,都需要與人接觸。智商高的人同樣渴望與人交往。因此,這句話說得太過於絕對了。

我覺得這句話說得並不正確。智商高的人不是不喜歡與人交往,而是他們可能在與人相處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我們會發現生活中,那些智商沒那麼高,但是情商很高的人,更容易融入人際交往中,他們的溝通能力比較強。同時也能夠體察別人的情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所以,他們的人緣一般會比較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