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5月16日(农历四月十二)“癸丑”日是雷山县西江、丹江等乡镇的苗族村寨迎来了传统习俗“开秧门”移栽稻秧苗大田。“开秧门”这天夜间,“活路头”先走进自家田边祭祀,祭祀时,“活路头”还要进行庄严的祷告,祈求祖先神灵护佑全村百姓五谷丰登,祭祀仪式结束后,用五至七根茅草扭捏一把在大田中间插上后插上七至九蔸秧苗。

2019年5月16日(农历四月十二)“癸丑”日是雷山县西江、丹江等乡镇的苗族村寨迎来了传统习俗“开秧门”移栽稻秧苗大田。

图为黄里村农户“开秧门”当天忙于栽插秧苗的场面(张希才摄)

据介绍,凌晨三至四点,各村寨一位德高望的“活路头”到自家的秧地田铲一把秧苗,并在大田中间先插上一把茅草(五—七根),然后栽了七至九蔸(栽单不栽双)稻秧苗,回到家里才天亮。当天早上,家家都杀鸡宰鸭,几家共同杀一头肥猪或者到肉市场购买。开秧门前天,各家农户到山上釆摘来黑树叶或黄野花叶两种颜色,将其舂烂后泡水,然后用黑色或黄色水泡糯米夜,到开秧门这天上午用已泡糯米煮熟成“五彩”糯米饭。这天早饭家家吃的都是糯米饭染成“五彩”糯米饭,庆贺全年“稻鱼”双丰收。

据了解,“开秧门”是苗族水稻移栽时的重要仪式,一般在播种后的第四个“丑”日(牛天)共37天秧龄。“开秧门”前,任何人均不得事先插秧。“开秧门”这天夜间,“活路头”先走进自家田边祭祀,祭祀时,“活路头”还要进行庄严的祷告,祈求祖先神灵护佑全村百姓五谷丰登,祭祀仪式结束后,用五至七根茅草扭捏一把在大田中间插上后插上七至九蔸秧苗。全村各农户根据自家的秧苗长势情况而定,有的长势好的当天开始栽,有的长势差的往后到“辰日”或“申日”才栽插。

图为黄里苗寨农户“开秧门”时在大门口烧香化纸、用酒肉和五彩的糯米饭祭祀祖先(张希才摄)

据悉,雷山作为苗族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较为完好的沿袭和保存了苗族先民独特的水稻种植方式和习俗。从“开秧门”第一天算起到50天是西江镇各苗寨便第一次“吃新节”(将于阳历7月3日,农历六月初一),到100天为第二次“吃新节”(将于阳历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到60天(即阳历7月15日,农历六月十三)是雷山县城周边的丹江地区各苗族村寨仅第一次“吃新节”,届时,当地万名青年男女聚集县城“游卯”(苗语)游方对歌寻找对象赶热闹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