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百姓才会富。产业振兴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渠道和长久之策,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南宫镇交包村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最有效的抓手,形成合力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增收。

交包村位于台江县东南部,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行业。但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交通不便阻碍了生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村民经济收入单一。

在当地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村党支部理清发展思路,成立村合作社,通过“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让特色种养殖业不断崛起,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助推精准脱贫。

2017年,在党支部的牵头下,交包村成立了生态养殖农民专特合作社,主要发展养牛、养蜂、种植金钩藤等产业,覆盖76户全村贫困户,把“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交包村里生态环境美,自然资源丰富。合作社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养牛”产业,养牛养殖场位于牛角破,占地面积5000多亩,养殖82头黄牛,现有管理人员4人,共吸纳贫困户74户310人。贫困户就地在养殖基地务工,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问题,还帮助贫困户在基地集中养牛,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

交包村贫困户李文祥介绍说:“以前开始是我们自己家放的牛,我们几天几天看一次。现在合作社我们每一天轮流三个人,早上七点半开始到坡上,晚上五点半都六点回来,每天早去到要摄像有几头牛,晚上也摄像有几头牛,让大家有个责任心。”

近日,记者来到合作社养牛基地,台江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正在给基地上的牛做检测。

为促进养牛业发展,提高农民科学养牛水平,加快产业化进程,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专家定期对合作社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技术指导,为养殖产业保驾护航。

生态畜牧业养殖在脱贫攻坚战中,见效快、覆盖广、贫困农户接受程度和适应程度高,发展前景广阔。

在交包村头的小溪边,96个蜂箱有序排放,这是交包村生态养殖农民专特合作社的一个养蜂基地。

合作社社长说:“18年国家扶贫交包的100群中锋由我来看管,去年18年我们就收入了几千块钱,连我自己得了两千多。像这个养蜂的话还是挺可以的。所以我今年想把这100群蜂养好。多分红把这个交包所有的贫困户,带动起来。大家得到更多的钱才能发财致富脱贫,让7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合作社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养蜂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据了解,目前交包村养蜂量已达到近200群,覆盖全村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带动村里困户增收脱贫,养蜂业已成为交包村助农脱贫增收的“甜蜜事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作社的成立引导和增强了贫困户自己“造血”,带动部分村民成为致富带头人。同时合作社还以“合作社 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扶贫产业,村民和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加入合作社等方式,多种渠道获得收益,优先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