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匯源果汁不擅長做渠道和銷售,這點朱新禮一直都知道。4月26日,停牌超過1年的匯源果汁發公告稱,將與天地壹號、和智投資兩家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文 ✎ 齊敏倩

編輯 ✎ 廖影

匯源果汁身上,一直有種弔詭的撕裂感。

無論從市場份額還是消費者認知看,匯源果汁都是國內中高濃度果汁NO 1。這幾年,它卻在忙着裁員、賣資產。

爲了救命,現在連“匯源”商標都要被拿出去,注入與天地壹號、和智投資合作成立的新公司中。

很多人都還記得,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上市時的盛況,那時匯源在港交所創下最大規模IPO紀錄,上市當日漲幅就達66%,市值一度超過313億港元,這一切彷彿就發生在昨天。

朱新禮嘔心瀝血地維持着匯源,即便在當年的德隆危機中都能全身而退,現在委身與天地壹號合作,他能帶着匯源挺過眼前這場危機嗎?

01

果汁大王愛種地

匯源創始人朱新禮雖已是全國知名企業家,但農民出身的他還是愛種地。

2008年,他56歲,已經營匯源集團整整16年頭。如履薄冰的創業讓他有了“退休”的想法,他在媒體面前抱怨道“做匯源確確實實是辛苦,沒有比它更辛苦的事了。16年了,我就沒有休過一個星期天、一個春節,我從來就沒有好好休息過。”

朱新禮有兒有女,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父親退休後理應由兒女接班。

怎奈,朱老闆的兒子並無心參與企業管理;女兒已爲人妻母,若讓她像自己一樣,全身心放在公司經營上,實在於心不忍。

朱新禮累了。一心想把上市公司匯源果汁賣給可口可樂。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他當時的想法是:可口可樂條就是它做果汁,自己做果業。匯源的濃縮汁和果醬將是可口可樂全球唯一供應商。

朱新禮覺得,“如果收購成功,我一下子就跟着它進入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去了,靠我自己做是很難的,10年,甚至一輩子我都打不進這世界170多個國家。”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注:比起匯源果汁,朱新禮更中意上游農業、果業)

可惜,這場看似雙贏的併購,由於涉及壟斷問題,遭到商務部禁止。

自此之後,匯源果汁一蹶不振,股價暴跌、連年虧損。只要匯源果汁還在手裏,匯源集團就不得不繼續在自己並不擅長的渠道、銷售方面持續投入,朱新裏專心“種地”的願望也只得擱淺。

好在,十年等待,當初沒能“嫁給”可口可樂的匯源,最近終於等來了“如意郎君”。

4月26日,停牌超過1年的匯源果汁發公告稱,將與天地壹號、和智投資兩家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

匯源果汁以資產出資形式向新公司出資24億元,佔股40%。這24億元中包括“匯源”的註冊商標。匯源果汁合資公司成立後,還會拿30億元購買匯源果汁的資產、股權和渠道。而匯源則向天地壹號及合資企業提供果漿、濃縮果汁及代加工生產服務。

公告一出,市場譁然。

人們驚歎於作爲“國民果汁”,匯源的“買家”竟然不是之前業內盛傳的伊利、娃哈哈等門當戶對的高富帥,而是天地壹號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三板上市公司。

面對這樣的結局,朱新禮或許無奈,甚至心有不甘,但無論如何,他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合作順利的話,匯源能拿到30億元,暫時緩解債務壓力,同時弱化渠道銷售,轉向朱新禮一直想做的上游種植及加工。

塵埃落定後,比起感傷於果汁大王“賣身”的悲慘故事,市場更該關心,匯源何以至此?牽手天地壹號,真的能救匯源嗎?

02

被“榨乾”的匯源果汁

回顧這幾年,在沒得到董事會批准、沒簽訂協議的情況下,就借給關聯公司43億元,看似大方的匯源果汁,其實自己都負債累累,自身難保。

上市以來,匯源果汁越做越大,但其真正的業務收入幾乎年年虧損,朱新禮的頭髮也越來越白。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2009年至2016年,匯源果汁營收規模從28.5億元上升至57.6億元,但淨利潤巔峯時纔有3億元左右,2014年、2015年淨利潤分別虧損1.3億元及2.3億元。

更慘的是,匯源果汁的利潤中有相當大部分來自政府補貼和出售資產。

2011年至2016年間,匯源果汁“其他收入”分別爲2.6億、2.8億、3.4億、1.1億元2.2億元和1.45億元,在年報中,公司表示,其他收入主要是政府補貼。

以2013年爲例,當年匯源果汁淨利潤2.3億元,這其中包括其他收入3.4億元,處置成都和上海工廠收益的4.3億元。

所以,公司的扣非淨利潤更難看。2009年至2016年,7年間,匯源果汁僅在2010年營收2450萬元,其他年份均處於虧損狀態。其中,2014年虧損最多,達5.8億元。

這還不夠,匯源還有鉅額債務壓頂。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匯源果汁總負債爲114億,資產負債率爲51.8%。

這樣的資產負債率在同行業中不算最高,但總負債中,有84億都是通過銀行、公司債券、融資租賃等渠道拿來的借款。借錢總要有利息,2014年至2017年間,匯源果汁的利息支出分別爲3、3.1、3.5以及5.5億元。

自身業務不賺錢,還債臺高築,朱新禮不得不一邊新債還舊債,一邊處置資產。回想十年前,可口可樂爲收購匯源果汁,給出179億港元高價,如今匯源果汁的市值卻只剩54億港元。

2018年4月,港交所又給了朱新禮重重一擊。因爲向關聯公司違規提供近43億元違規貸款,匯源果汁被勒令停牌。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兩個月後,港交所列出復牌條件,要求匯源果汁進行嚴格自查,以證明管理層誠信,公佈欠缺財務業績並說明審計修訂等。

然而一年過去,毫無進展。匯源果汁依舊沒能公佈業績,違規貸款的事兒也沒能給公衆一個交待。

根據港交所規定,如果匯源果汁不能在明年1月31日前完成復牌條件,那港交所將對其啓動退市程序。

5月7日,匯源果汁發佈公告稱,公司將繼續停牌。延期已久的2017年年報、2018年中期報告及2018年年報,公告裏僅一句帶過,稱:“公司將盡力在實際可行情況下,儘快發佈。”

積重難返的匯源,已經被推到了懸崖邊上。

03

何以至此?

人們不明白,有品牌、有市場,匯源果汁怎麼還是賺不了錢呢?

王飛在匯源工作數年,在他看來,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出在管理上。公司制度的隨意性,是他最難以忍受的點。

“你見過一個公司績效考覈方式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要修改嗎?”王飛對市界抱怨。在他看來,這種制度上的隨意性,使得員工目標感不強,團隊不穩定,進而導致市場不穩定。

匯源果汁的人員動盪,通過公司年報和公告中也可見一斑。

2011年至2017年,匯源果汁的員工數量先是兩年內從10000餘人降至7000餘人,僅2013年至2014年,一年之間,員工人數從7000餘人猛增10000人,至17000餘人。

2016年年報顯示,匯源果汁共有員工4266人,比2014年少了整整13470人。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匯源果汁的高管同樣不穩定,自今年1月13日以來,匯源果汁已有6名高管離職,其中包括上任僅有7個月的行政總裁吳曉鵬。

一個人員變動如此劇烈的團隊,多半缺乏長遠戰略規劃,環境好的時候大肆擴張,一旦不好就拼命收縮,裁減員工。

匯源的管理曾被多次詬病,在過往的媒體報道中,人們普遍把匯源的管理問題歸咎於家族企業的弊病和朱新禮在匯源內部的絕對權威。

但在王飛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他覺得,匯源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權力過度下放。匯源內部實行阿米巴管理模式,工廠、區域之間單獨覈算,各自爲政,這就導致,匯源果汁生產和銷售銜接不暢。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比如有的設備一開機就是幾萬箱,但是有某一些工廠,不把訂單湊齊,不開機生產。這就導致市場等產,而不是以生產來滿足市場。”他還告訴市界,匯源果汁的產品研發、包裝設計均由工廠決定,而工廠與銷售各自爲政,難以協調,最終導致對市場把握不準,難以盈利。

離職之前,王飛是匯源果汁南方市場某區域的銷售員工,在和經銷商接觸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至少在南方市場,匯源果汁是個“有品牌沒服務”的公司。把貨品給經銷商後,公司在後續宣傳推廣策略、鋪貨等售後服務方面做的相對較差。

客觀來講,匯源果汁無論品質還是消費者認可度都是國內果汁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因此,產品銷售驅動力強。但匯源果汁管理問題帶來的內有外患,已經把一手好牌打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朱新禮若想再次激活匯源也只能壯士斷臂、刮骨療傷。

04

轉機

朱新禮是個聰明人,他嗅覺靈敏,眼光獨到,對自己企業的優劣勢爛熟於心,也想與人強強聯合,取長補短,可惜總差一點運氣。

第一個合作對象德隆系就差點坑他一把。

1997年,到北京創業不久的匯源果汁斥資7000萬元中標1997年央視新聞聯播5秒標版廣告權。就是憑藉這支“天價”廣告,匯源一舉成爲中國家喻戶曉的果汁巨頭。

激進的發展策略,讓匯源在千禧年前後,一度出現資金緊張的局面。當時,德隆系風頭正盛,資產超過1200億。2001年,朱新禮找到德隆系的唐萬新,兩人一拍即合,合資成立北京匯源。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正當合作如火如荼開展時,德隆危機顯現,2002年底,唐萬新已經累計從匯源借走資金3.8億元。本想借德隆系東風的朱新禮,怎麼也沒想到北京匯源會成爲對方的提款機。

所幸,後來朱新禮帶着籌集到的5.3億現金,將北京匯源收回,成爲唯一一個在德隆系全身而退的公司。

匯源果汁不擅長做渠道和銷售,這點朱新禮一直都知道。

他早就想把匯源果汁甩出去,爲此相繼找過統一集團和可口可樂,爲的就是利用對方渠道資源,或者乾脆讓對方做渠道,自己轉型做原料和產品供應商。

不過,這兩次,他都有點時運不濟。

和統一集團的合作,由於臺灣當局規定臺灣企業在內地投資不能超過資本淨值的40%而夭折。與可口可樂的合作則由於商務部反壟斷的一紙禁令告吹。

如今,天地壹號入局,匯源終於可以把頭疼的渠道和銷售丟給對方。

飲料行業專家、萊維特品牌諮詢有限公司高級合夥人陳瑋看來,天地壹號渠道、營銷經驗豐富,極有可能給匯源果汁帶來轉機。

他告訴告訴市界:“天地壹號有運作高端產品的經驗,公司本身也有餐廳渠道,在全渠道運作上不比匯源弱,匯源的優勢在於上游和產業鏈建設。”

其實,類似的“合作”在飲料行業屢見不鮮。幾年前,朱新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一個細節。

當年,可口可樂想併購匯源,商務部找到了另一位行業大佬,詢問他對此事的意見,這位大佬毫不猶豫地投了反對票。事後和朱新禮聊到此事,大佬說:“我當然不同意你們合作了,你倆合作了,我怎麼辦?”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朱新禮說,後來這位大佬的公司要和百事可樂合作,商務部找他詢問意見時,他痛快地支持。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大佬應該是康師傅的老闆。

百事當初在華業績受阻,sh與康師傅簽訂協議,用康師傅飲品9.5%的股權,交換百事可樂在華非酒精裝瓶業務的全部權益,百事則聚焦薯片業務;星巴克剛進入中國市場時,也曾將華東市場的運營權交給統一集團。

匯源果汁“賣身”天地壹號,本質上與上述兩起案例無異,生意場上,無非都是各取所需。匯源需要錢,天地壹號需要北拓市場、擴張品類,二者一拍即合。

與天地壹號合作,儘管被貼上“下嫁”、“賣身”的標籤,但對朱新禮來說,也算圓了夢。問題是,在朱新禮四處找“接盤俠”的時候,果汁行業早已換了天地。

匯源果汁主力產品是常溫果汁,隨着消費習慣改變,目前保質期短的低溫果汁更受消費者歡迎。雖然2015年匯源果汁推出過低溫果汁,但從便利店貨架的鋪貨情況就能看出,這個領域佔據優勢的是味全和農夫山泉。

匯源老闆12年賣身路,曾創港交所最大IPO紀錄,今市值不及當年一半

(注:便利店貨架上的低溫果汁)

盤活匯源果汁,天地壹號任重道遠。現在雙方勢均力敵,還是“合作關係”,如果天地壹號發展得好,會不會徹底蛇吞象,喫掉匯源果汁?匯源果汁會何去何從尚不可知,朱新禮又怎麼能確保,向上遊發展會一帆風順?

在匯源集團辦公樓最顯眼的位置有這樣一首詩,或許纔是朱新禮最嚮往的生活。

遠方應該是一個花果山

是一個鳥語花香的地方

那裏百花鮮豔 水果飄香

在我的心中 遠方就應該是一個桃花源

新鮮的空氣 五顏六色的瓜果 滿含營養的果汁

人們沒有那麼累 也不總是那麼忙

《遠方》——朱新禮作

1992年創業時,朱新禮提出了“勤奮、務實、高效、創新”的企業精神。多年艱苦創業,朱新禮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節假日、星期天,每年除夕夜都是在車間和員工們一起度過。而今朱新禮累了,他是否還能像他自己寫的詩一樣擁有他嚮往的田園和遠方?

(應受訪者要求,王飛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