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在書店》爲著名出版人範用隨筆集,由《鄉里故人》《衡宇相望》《書香處處》三部分構成。作者回首往事,記述故鄉親人往事和師友往來之誼,並介紹了他與書及出版事業的深厚淵源,展現了範用爲書辛苦爲書忙且樂在其中的一生。

範用,原名鶴鏞,祖籍寧波鎮海,生於江蘇鎮江。範用幼時即癡迷讀書,念小學時就寫小說。由於戰亂,他也只讀完了小學。1937年他隻身逃亡到漢口,讀書出版社收留了他,從此開始了他爲書的一生。1959年起先後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所以有人稱他爲“範老闆”。

斯人已去,尺牘留香

範用有“三多先生”之稱,“書多,酒多,朋友多”。夏衍曾經說:“範用哪裏是在開書店啊,他是在交朋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在出版社的辦公室,接待過好多位鴻儒、作家、學者、畫家。如王世襄、費孝通、黎澍、王芸生、蕭乾等。人民文學出版社韋君宜、嚴文井、孟超、李季、許覺民、綠原,和範用在一個樓辦公,他們也隨時過來坐坐,孟超總端着茶杯。範用說:“香港三聯送來的咖啡,正好用來招待客人。我的出版社小夥伴聞到煮咖啡的香味,也來喝一杯。”卞之琳從乾麪衚衕到東四郵局寄信,走累了,沒有地方歇腳,會來爬到範用位於五樓的辦公室,走進辦公室說:“你忙你的,我抽支菸。”

也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範用,但是他們很可能早已讀過範用編的書,範用是我國名重一時的出版人,他曾策劃出版了巴金的《隨想錄》、陳白塵的《牛棚日記》、《傅雷家書》等一大批在中國圖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經典圖書。範用還倡導創辦了《新華文摘》,主持創辦了《讀書》雜誌。趙家璧這樣評價範用:我認爲現今夠得上稱爲“出版家”的,也就此一人了。

斯人已去,尺牘留香

範用是個事業狂,從組稿開始全程介入,事必躬親,力求做到盡善盡美。“我最大的樂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編成一本很漂亮的書。”即便是退休了,還依然較真,範用離休後看到三聯書店再版的《爲書籍的一生》樣書,很不滿意,當即寫信道:“我見重版本《爲書籍的一生》,刪去了其中的彩色插圖,不知何故?是找不到版子、原稿、還是偷工減料?”他還特意把自己保存的俄文原版書送到編輯部,要求他們拍攝彩圖,以便再印時恢復書的原貌。

不過,博覽羣書的範用並非是一個書呆子,而是多才多藝。範用會唱一千多首歌,從小學時唱的《夕歌》、《送別》、《畢業歌》、《熱血》等等,到毛阿敏首唱的《思念》。直到晚年,大部分的曲調都拿捏得很準,詞也記得真切。在穆源小學時,他曾與同學一起進廣播電臺錄唱過抗日愛國歌曲。範用與汪曾祺私交甚好,二人惺惺相惜。每年新春前,汪都會有詩箋寄給範用。汪曾祺曾言:“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於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潤,讓人覺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詩意的。”而範用同樣是一個愛生活的人,與汪曾祺一樣,亦是個美食家。範愛收藏酒瓶,愛下飯館,經常請朋友下館子。範還是個漫畫迷,不僅收藏漫畫書,喜歡木刻,還能自己畫書封。畫家廖冰兄說:“熱戀漫畫數十年,地覆天翻情不變。範用兄亦漫畫之大情人也。”

斯人已去,尺牘留香

範用是退休之後,才正式開始寫作的。他一生甘於爲人做嫁衣,自己著述不多,著有《我愛穆源》《泥土腳印》《葉雨書衣》等。《相約在書店》一書,多是些回憶性的文字,總結作者的一生以及對書的追求與認識。文字洗練、幽默。如“我辦公室對門是洗手間,朋友封我爲‘文史館長’。‘文’者‘聞’也”。 “丁聰老訴苦,不知說的真話還是假話,說‘家長’(夫人沈峻則謙稱是‘高級保姆’)太憐愛他,不忍心看他橫向發展,影響健康,早餐定量供應,一片面包,外加一個西紅柿,或半根黃瓜。丁聰翹起嘴脣,說麪包薄得風一吹就飄走,還用手比畫。”

範用說:“我對自己的文字的要求,一是平實,二要流暢。我力求做到這一點。”我覺得,他是做到了。黃苗子言:“除卻沽酒借書外,更無一事擾公卿。範用老兄耽酒嗜書,有五柳先生高致,所撰散文亦不讓桃花源記也。”不虛飄,不做作,洗盡鉛華。繁華落盡,有豁達與昇華,亦有濃得化不開的不甘與感傷。“近來人事半消磨”,作者睹物思人,不免生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之感慨。正像他在晚年還一直在唱的《燕雙飛》的歌詞:“其奈流光速,鶯花老,雨風催,景物全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