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動輒就愛喊口號的開發商不同的是,這兩個TOP房企轉型一點也不含糊,儘管旁邊還有孫宏斌對“多元化”的嘲諷,可這阻擋不了兩大巨頭的腳步。

碧桂園酷愛種地,恒大沉迷造車。

“天氣好的時候,從飛機上俯瞰中國大地,五千年所形成逐水草而居的中華農耕文明,還沒有改觀”,這是楊國強的原話,在大家的印象當中,他一直標榜自己的農民身份,由此引來許多質疑:總說自己是農民,卻做成了房地產第一?

這可能是碧桂園轉型農業的動機之一,要證明自己。

6月15日,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揭牌,8月8日,華大農業董事長梅永紅,搖身一變成了碧桂園農業控股總裁。10月26日,澎湃新聞報道碧桂園準備收購華大農業,據回應稱“正在洽談,價格沒談攏”。

楊國強曾說過“40年前我是農民,40年後我還是農民”,只是種地的方式不一樣了。問題在於,複雜的現代農業技術,龐大的農業結構佈局,最終會不會特色小鎮、農業小鎮的概念一大堆,圈地蓋房又成了主流?單靠“將種地進行到底”的熱情,恐怕還是不夠。

恒大到底有多麼沉迷造車?一向低調的許家印,股東大會就提及新能源汽車,炎炎夏日又專門跑到美國考察一番,實屬罕見。

可惜,急於造車的恒大,這次跟賈躍亭的合作一點都不愉快,在恒大健康飆漲40?市值後,雙方突然決裂,最後不得不等待仲裁。

10月25日晚間,法拉第未來稱取得仲裁全面勝利,隨後恒大公告,駁回Smart King提出的解除時穎資產抵押權的新申請。兩邊都說自己贏了,但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這分明是葫蘆官亂判葫蘆案,各打五十大板後,這場糾紛還要持續下去。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了一個泥潭,誰都想插一腳,誰都想蹭個熱度,可惜總是不太順利,似乎我們還無法找到商界中十全其美的案例。房企轉型新能源汽車,能夠大獲全勝的案例,萬中無一。

這不能說是恒大的失算,畢竟現在的投入對這家公司來說,只是轉型科技大布局中的小分叉,影響微乎其微。

何止是種地和造車,科技小鎮、半導體芯片、長租公寓、養老和醫療,只要你想不到的,沒有龍頭房企們不敢做的,這是屬於樓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刻,也是爲了過冬所必備的技能,畢竟萬科都要“活下去”了,沒點其他本事,跟同行們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對於中小房企來說,神通還沒施展開,就被緊張的現金流壓垮了。對於碧桂園和恒大來說,此路不通,大不了再換條路,畢竟不是白在三四線城市盤踞多年的。如果你單看種地和造車,你根本想不到它們在樓市中有多強大。

上半年,恒大淨利潤超520億、核心業務利潤超546億,這個數據創出了房地產行業半年報記錄。

前三季度,碧桂園銷售額5529億,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速30?無人能敵。

“一覽衆山小”,動輒百億級的業績,千億級的銷售額,這是兩者果斷轉型的底氣所在。有個段子說的好,萬科說要活下去,其他同行問:哥,形勢這麼差了嗎?萬科說:是你要活下去。

所以,降價潮也好、高週轉也罷,發動全體員工賣房、精裝改毛坯,促銷降價花樣百出,這都是爲了轉型儲備的糧食和子彈。過海時八仙都有自己的招數,樓市裏卻沒有這麼完美的結局。房地產行業也正是在這一次次的陣痛中,迎來了新的王者,送走了大浪淘沙的螻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