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星島日報》1月4日報道,日前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11歲的男孩皮埃爾和父親一起到奶奶家過新年。兩人到家時,奶奶剛好在做魚,房子裏瀰漫着魚的腥味。皮埃爾因對魚的腥味過敏,瞬間呼吸困難,引發嚴重的氣喘,使他當場昏迷。

男童聞魚腥味過敏致死!過敏的小知識你我都需要

皮埃爾的父親表示,當時他馬上拿着氣喘噴霧器急救,但情況卻不見好轉,他便立刻叫救護車,然而當救護車抵達時,皮埃爾已沒有呼吸心跳,經過醫院搶救後,宣告不治身亡。

男童聞魚腥味過敏致死!過敏的小知識你我都需要

報道指出,根據醫學期刊《臨牀及分子過敏》發表的研究,氣味也能引發過敏反應。看到這裏,很多人可能會奇怪,魚腥味怎麼能夠讓人過敏呢?其實,魚腥味是由魚中的三甲胺呈現的,三甲胺和其他常見的過敏原一樣,都是氨基類化合物。除了魚腥味,部分食物中的蛋白經蒸煮加工後變成煙霧漂浮在空中,吸入這些致敏食物蛋白後也會誘發呼吸道過敏反應,如煮沸的牛奶。

男童聞魚腥味過敏致死!過敏的小知識你我都需要

食物過敏,按照介導的抗體不同可分爲IgE介導、非IgE介導以及IgE和非IgE共同介導三種,其中IgE介導的過敏反應是食物過敏中最常見的。IgE介導的速髮型變態反應大多在進食後很快發生。食物特異性的IgE抗體與組織中的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上的高親和力IgE受體結合,形成致敏狀態。當再次接觸到相同的食物時,食物中的致敏化合物與特異性IgE抗體交叉結合,激活信號轉導系統導致炎症介質(組織胺等)釋放,從而累及皮膚、胃腸道、呼吸道、心血管系統。

男童聞魚腥味過敏致死!過敏的小知識你我都需要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有4%-8%的兒童受到食物過敏的影響,而且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國民健康調查研究表明,1過去20年間,食物過敏的發生率增加了18%;兒童花生過敏的患病率增加了3倍。食物過敏發生率逐年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食物的加工、食物的添加時間(嬰兒期過早或過晚的添加),食物成分的改變等有關,也可能與生活環境過於乾淨導致的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男童聞魚腥味過敏致死!過敏的小知識你我都需要

對於過敏的治療最主要的方法還是避免接觸或攝入過敏食物,並對意外攝入導致的過敏症狀積極治療。對於要在校就餐的孩子來說,由於學校統一供應,共同就餐,很容易出現交叉污染和不慎誤服,這給孩子的過敏管理帶來了困難。因此,告知學校以及食堂工作人員自己的過敏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孩子還需要儘量避免含過敏原的煙霧(煮沸的牛奶、海鮮的蒸汽等)。

男童聞魚腥味過敏致死!過敏的小知識你我都需要

早期對食物過敏的預防主要集中在嬰兒期,避免接觸到致敏食物。有研究證明,與食用完整蛋白的牛奶相比,攝入低致敏性水解蛋白牛奶的嬰兒發生特異性皮炎的概率更低。最近的指南建議,對於過敏性疾病的高危兒童(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有過敏性疾病)應純母乳餵養至6個月,而不應添加牛奶或豆奶;如果純母乳餵養不能持續,則選擇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其中深度完全水解蛋白的配方奶比部分水解蛋白的配方奶效果更好。

男童聞魚腥味過敏致死!過敏的小知識你我都需要

​食物過敏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且發病率呈持續增加趨勢。目前發現有超過170種的食物會引起過敏反應,而且這個數量還在持續上升。食物過敏的正確診斷,需要合理使用診斷測試方法,尤其需要根據臨牀病史選擇和解釋試驗的結果,必要的話可在臨牀醫師的監督下進行口服過敏食物激發試驗。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嚴格迴避過敏原以及對症處理。更多地治療方法還在進一步研究中,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