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電影《大路朝天》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全國首映式。本次活動有全國政協、國家電影局、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教文衛體工會、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求是《小康》雜誌、中國藝術報等單位的領導嘉賓蒞臨現場,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周青和峨眉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梅分別上臺致辭。同時,影片主創人員苗月、陳瑾、郭曉峯、白微、張政勇、孫藝楊、孫敏、董慧、楊潔也都現身,與觀衆們分享了創作故事及初衷。除一衆領導及主創嘉賓外,衆多路橋工人也親自來到現場,共同見證這封飽含工匠精神的時代情書的開啓!

《大路朝天》全國首映式

11

《大路朝天》以四川公路建設爲切口,以成雅高速、雅西高速、雅康高速建設爲題材,圍繞一代路橋建設指揮者唐真紅(郭曉峯飾)的人生危機展開,折射出一個時代發展與變遷。在超級大橋的修建過程中,出生在大橋建設工地的“橋三代”盧橋亮(白微飾)在堅守路橋精神的同時,同躊躇滿志的交通大學畢業生張弛回憶起老路橋唐金全(李保田飾)和江雪花(陳瑾飾)、以及兩位老人共同的牽掛唐真紅與自己父親“橋二代”盧興旺(孫敏飾)的難忘過往,樸實摯真的爲觀衆呈現出祖孫三代路橋工人,伴隨改革開放40年經歷的命運和情感歷程。

作爲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重點影片之一,《大路朝天》不僅通過路橋的宏偉壯麗與普通人的質樸情感,將歷史大勢、時代巨潮真實而直接地展現在每一個觀影人面前,更受到衆多學者專家的一致讚歎。同時,路橋人父與子之間技術與精神的傳承,新時代發展中工人力量與AI科技的轉換,都在改革開放40年的浪潮推動下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人類歷史上的壯舉。

《大路朝天》自2017年起開始籌備,由最新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編劇獎得主苗月擔任導演及編劇,在拍攝前期,她帶領創作團隊經過6個月的實地考察及深入採訪,經過反覆的精雕細琢,電影劇本新鮮出爐後便投入了緊張拍攝。衆多精巧的細節融入都得益於導演前期的紮根瞭解,從而讓這部反映交通建設和路橋工人生活的作品變得更加真實與貼近。影片不僅揭開了人類築路修橋奇蹟的誕生,用震撼的視聽語言詮釋了“天塹如何變通途”的奇觀,還爲我們展現了當代建設者豐富的精神世界與優良品質的代際傳承。

除一衆主創爲更好地豐富影片內容而深入一線,電影《大路朝天》也集結了陳瑾、李保田等一衆老戲骨加入共同爲影片保駕護航。其中,身爲主演之一的陳瑾也分享了創作期間的故事,在現場她打趣表示“恨”導演,因爲讓自己從20歲演到了80歲。雖然在創作期間面臨了超長年齡跨度的挑戰,但陳瑾也由衷光榮地表示:“我們這個片子是獻給人民的,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裏,他們對我們祖國的建設是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用影片向他們表示致敬是非常有意義的。”

據悉,作爲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重點影片之一,《大路朝天》於2018年12月22日全國上映。(光明融媒記者 牛夢笛、劉宇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