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寒黃曉明參投的《地球》口碑崩塌 華策市值蒸發20億)

在華策影視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中,華策影視表示,蕩麥影業創始人爲導演畢贛(代表作《路邊野餐》)及其團隊成員,此次投資有利於增強公司電影業務製作力量,助力中國青年導演和藝術電影發展。

新京報訊(記者 肖瑋)由湯唯、黃覺、李鴻其、陳永忠主演,張艾嘉特別出演,新晉導演畢贛執導,韓寒、張歆藝、黃曉明等明星投資的《地球最後的夜晚》(簡稱《地球》)上映首日即獲得超2億票房,10多位資方投下的5000萬元-7000萬元成本已然收回。

但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此後《地球》口碑迅速“崩塌”。主投方之一的上市公司華策影視公司股票跌停,1月2日、3日兩天累計下跌13%,市值蒸發約20億元。

截至1月4日中午12點,據糯米電影票房數據顯示,《地球》當天實時票房僅8.2萬元,與2018年12月31日上映首天的2.11億元相去甚遠。

《地球》口碑崩塌,華策影視市值蒸發約20億

據糯米電影票房數據顯示,《地球》2018年12月31日上映首天錄得2.11億元票房,這樣的票房數據比同爲藝術類電影的《芳華》首天票房1.01億高出一倍。但與《芳華》“結局”不同的是,《芳華》票房不斷走高最終成就“10億+”影片,而《地球》的票房卻呈現斷崖式走低。

今年元旦、1月2日、1月3日,《地球》分別錄得1294萬元、209萬元和152萬元票房。截至1月4日中午12點,據糯米電影票房數據顯示,《地球》當天實時票房僅8.2萬元,讓業界對其票房前景產生擔憂。

作爲主投方之一的華策影視,股價應聲下跌。1月2日,華策影視股票跌停,收盤下跌10.04%,報收8.06元/股。1月3日,華策影視繼續下跌3.47%,報收7.78元/股。兩天累計下跌約13.17%,市值蒸發約20.9億元。截至1月4日中午收盤,華策影視上漲0.39%,報7.81元/股,總市值138.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華策影視創立於2005年10月,2010年10月26日於創業板上市,是國內第一家以電視劇爲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曾推出《中國往事》《微微一笑很傾城》《何以笙簫默》《杉杉來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電視劇,以及《我的少女時代》《刺客聶隱娘》等電影作品。

據華策影視2018年三季報顯示,2015年-2017年、2018年1-9月,華策影視營業收入分別爲26.57億元、44.45億元、52.46億元和35.8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4.75億元、4.78億元、6.34億元和3.5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6.19億元、-6.91億元、7.06億元和-5.72億元。

韓寒、黃曉明、張歆藝等明星投資,華策影視爲蕩麥影業第三大股東

《地球》在電影節上收穫頗豐。2018年,《地球》獲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大獎提名,獲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最佳音效、最佳原創配樂三個獎項,並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長片提名。然而,到國內正式公映時,《地球》卻讓許多網友直呼“看不懂”。

與此同時,各大電影網站對《地球》的評分也相當慘淡,貓眼電影2.6分,阿里旗下的淘票票電影3.6分,而豆瓣電影和糯米電影均給出了6.9分的評分。

對此最感遺憾的,或許除了導演畢贛,就是一衆爲《地球》投下真金白銀的投資方。

《地球》製片人單佐龍在其2018年12月30日發表在蕩麥影業官方微信公衆號上的《“地球”的至暗時刻》一文中透露,《地球》在拍攝過程中曾因美術場景等問題而不止一次停機,所造成的損失讓劇組資金捉襟見肘。

資料顯示,單佐龍,2010年畢業於浙江工業大學,同濟大學紀錄片碩士、杭州亞洲青年電影節(HAFF)節目策劃。

單佐龍文章中稱,在困難的時候,曾投資出品《天下無賊》《無問西東》等多部影視作品的太合娛樂不僅認可劇組超支,而且雙倍認繳了投資。與此同時,亭東影業(韓寒爲大股東和董事長)也致電劇組表示:“韓寒說他同樣作爲一個新導演,特別理解畢贛在拍攝第一部真正意義長片時,面臨的壓力和處境,我們一定會支持到底的。” 據媒體報道,在籌備階段,亭東影業已對《地球》進行投資,是電影的聯合出品方之一。

文章透露,隨後,《地球》男主角黃覺的老友張歆藝、袁弘夫婦也對《地球》進行了投資,而“黃曉明與經紀人郭亭婷,更是在劇組最困難的時候,將支持我們的現金連夜打到劇組”。

據媒體報道,黃曉明爲《地球》的聯合出品人,其曾在去年《地球》戛納首映後表示:“畢贛導演這次的投資挺大的,因爲風險很大,中間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在不斷融資,我們是在最危險、最關鍵的時候進來的,就單單爲了支持好導演、好作品,真的沒有想其他的東西,哪怕賠錢也沒關係。” 經查,韓寒、黃曉明也多次轉發電影官微的內容,爲電影宣傳造勢。

此外,中影影視文化投資、境界文化、騰訊、優酷、貓眼等也相繼在拍攝和後期製作階段投資《地球》。這令《地球》最終的投資方數量多達十幾家,總投資額在5000萬元-7000萬元之間。

在衆多資方中,華策影視與《地球》關聯頗深,其不僅投資了《地球》,還是畢贛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資料顯示,畢贛,1989年生於貴州凱里,山西傳媒學院08級編導專業畢業。2015年,畢贛憑藉低成本電影《路邊野餐》,在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影片“金氣球”獎,在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拿到最佳新導演獎以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從此備受國內外電影界關注,更有人感嘆“賈樟柯終於有傳人了”。

2016年7月25日,畢贛、單佐龍與《地球》監製沈暘成立蕩麥影業(上海)有限公司(簡稱“蕩麥影業”)。隨後,華策影視全資子公司華策影業(天津)有限公司(簡稱“華策天津”)斥資800萬元對蕩麥影業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佔比20%。

天眼查顯示,蕩麥影業辦公地址位於上海市靜安區,註冊資本1250萬元,法定代表人爲單佐龍,董事長爲畢贛。畢贛、單佐龍、華策天津、沈暘分別持股36.8%、36.8%、20%和6.4%,是蕩麥影業的4位股東。

在華策影視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中,華策影視表示,蕩麥影業創始人爲導演畢贛(代表作《路邊野餐》)及其團隊成員,此次投資有利於增強公司電影業務製作力量,助力中國青年導演和藝術電影發展。

單佐龍在《“地球”的至暗時刻》一文中寫到,“平時根本不懂社交的我,找到了杭州工作時留下的唯一一條線索——華策影視,透過朋友遞交了一份稚嫩的商業計劃書。不到一個月,華策決定戰略投資畢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