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多個傳感器將收集的數字信息傳輸給處理器,處理器根據事先設置好的程序再反饋給各零部件進行動作,而這一切的技術都離不開編程和網絡,信息安全沒辦法控制的話,車輛可以從無人駕駛變成無人自毀!

汽車被“黑”並非電影場景

車聯網被黑客劫持並不只是電影裏纔有的場景。現實中,信息安全事件已經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發生多起。據360發佈的《2018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顯示,僅過去一年,就有14起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事件發生,包括5起數據泄露事件和9起汽車破解事件。

業內人士介紹,黑客發現車載嵌入式操作系統或車載軟硬件存在漏洞後,通過複雜技術手段,綜合利用多個不同系統漏洞實施攻擊,輕則可以盜走車輛,重則可以部分控制行駛狀態下的汽車。作爲智能網聯汽車“領頭羊”的特斯拉,就曾有過150輛汽車被黑客攻破盜走的情況。

黑客可以通過哪些方面入侵汽車系統?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數據資源中心軟件測試部部長張亞楠介紹,汽車信息安全目前面臨十大風險,包括不安全的雲端接口、未經授權的訪問、系統存在的後門、不安全的車載通訊、車載網絡未做安全隔離等。

“不法分子通過這些漏洞風險,可以入侵服務器篡改數據內容、破壞硬盤數據;在車主未操作汽車的情況下,使汽車開車門、上電、點火等;通過暴露的調試端口,造成車載娛樂系統固件被攻擊提取等。”

“萬物均要互聯,一切皆可編程”,這意味着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已經打通,線上線下的邊界正在消失,網絡空間的攻擊將會穿透虛擬空間,直接影響到物理世界的安全。加之物聯網的發展,聯網的智能設備增長可多達百億計,每個智能設備都可能成爲攻擊的切入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