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套架構方法,面向領域的架構設計(Domain Driven Design,簡稱DDD)這兩年在軟件架構圈廣泛流行,成爲了數字化企業在架構設計方面的標杆。DDD的全球社區也應運而生,高端參與者廣泛,成爲了軟件架構業的旗幟性社區。

爲了給國內的DDD實踐者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團隊的成功經驗的機會的平臺,使得DDD的架構思想能夠在國內被更多人所認知,從而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作爲國內DDD思想和實踐的領軍者——ThoughtWorks發起了領域驅動設計中國峯會。繼第一屆領域驅動設計中國峯會於2017年12月成功舉辦之後,第二屆領域驅動設計相關大會——2018領域驅動設計中國峯會(2018 DDD China Conference)在2018年11月29日到12月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本屆大會,在戴姆勒中國的支持下邀請了來自歐洲和北美的DDD的領軍人物,以及國內諸多在過去一年當中努力實踐DDD的團隊及代表與會,和業界一起分享DDD理論的最新發展動態和實踐經驗總結。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屆大會邀請到了國際大師、Cynefin框架的創建者Dave Snowden教授,在11月30日的基於複雜性認知的設計思維工作坊上,Dave帶領大家在多變性和複雜性的背景下實現:戰略規劃,複雜性管理,可以自適應的複雜系統設計,以及在不確定性下開展管理工作。除了工作坊,Dave也在12月1日進行了主題爲《Complex Adaptive Systems》的演講。

Dave現任Cognitive Edge管理諮詢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官,他開創了一種以人類學、神經系統科學爲基礎的組織設計科學和複雜適應系統理論。他在Boone on Leadership上發表的論文曾被刊登成爲2007年11月版本的“哈佛商業評論”封面文章,並在同年獲得了管理學院最佳從業者論文獎。他曾供職於IBM,擔任知識管理機構的負責人,併爲複雜的組織創立了Cynefin中心。在此期間,他在IBM的全球廣告活動中被選爲六位“無所不知”的思想家之一。

國際大師、Cynefin框架的創建者Dave Snowden教授

在Dave教授看來,一切都是在變化之中,不確定性時刻圍繞着我們。爲了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我們不能完全依賴於過去相關的經驗。日常我們面臨三種不同的系統,有序系統、混亂系統、複雜系統。爲了應對這些系統挑戰,Dave教授提出了著名的Cynefin框架。

Cynefin用於輔助領導者認知問題並進行決策。簡單說,這個框架將問題域進行劃分,把我們可能會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各種問題歸類爲五種,分別是簡單,繁雜,複雜,混亂以及失序。不同領域的問題,應當採取不同的解決策略。這些場景提供了一個感知出發點來幫助我們分析行爲和做出決策。

從另外一種角度看數字化轉型

當前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Dave教授在接受筆者獨家採訪時表示,數字化轉型應該讓員工進行更有突破性和創新性的工作。但是目前業界所流行的數字化轉型並沒有過多考慮員工,而是工作的數字化,這對於人性是一種挑戰。

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伴隨着數字化進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減少的,這就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的建立出現問題。其實隨着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人的某些能力在演進中逐漸喪失,比如說導航能力,在某些緊急緊急情況下,人需要很強的導航能力,但是機器導航的盛行讓人的導航能力在喪失。

Dave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技術結合之後,形成了一個自閉環,在數據和算法的參與下,這個閉環是不需要人的參與的,缺乏人的約束,如果處理不當,其產生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雖然如此,那是不是我們就對數字化技術產生恐懼呢?其實不然,Dave教授說,我們應該面對現實,利用新的技術增強員工的能力,因爲員工是公司的重要組成,增強員工能夠幫助企業構建獨特的競爭優勢。

數字化轉型之前需要釐清問題

Dave教授非常欣賞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哲學,主張多樣性,而且強調認知的上下文關係。Dave教授舉了一個例子說,有這樣一個實驗,老虎在森林裏面喝泉水,然後讓美國學生和中國學生分別說他們看到了什麼?美國學生說看到了老虎,而中國學生說看到了森林。爲什麼這樣?因爲森林是一片關係。

Cynefin框架就非常強調上下文,認識清楚上下文,才能界定問題,然後尋找解決方法。不確定性的根源是這個系統是一個複雜性系統。對於複雜性系統,傳統的管理學是不起作用的,我們需要引入自然科學,也就是跨學科的融合。爲了創新,我們有時需要在一些環境中把上下文的約束條件拿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ThoughtWorks中國區諮詢總監肖然

對於Cynefin框架,ThoughtWorks中國區諮詢總監肖然感同身受。他說,ThoughtWorks一種在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但是企業在數字化的過程所制定的目標並不是很“實”,比如你用區塊鏈,這不是一個目標,這實際上是一個手段。你到底使用區塊鏈做什麼?很少有企業能說出來。“數字化轉型不是趕潮流,而是需要企業弄明白這個問題是什麼問題。Cynefin框架就是幫助企業思考問題的上下文的是什麼?你的約束條件有哪些?能夠有效思考問題是找到解決方案的前提,我們認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思維框架。”

Dave教授如何看演進式架構和DDD

本屆大會聚焦DDD,而且ThoughtWorks提出了演進式架構的理念。對此,Dave教授怎麼看呢?他表示,演進式架構這個架構思想是比現在的架構思想更往前走。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三個點進行思考,第一,演進式架構是借鑑了生物學以及達爾文進化論,但是層次仍需要深化。另外演進式架構定義一個所謂的目標方程,也就是適應度函數,但是真正的生物進化是沒有目標的,定義一個目標本身,其實你已經在影響這個進化。

第二,一個架構需要考慮羣體合作的協作設計,而不是單一的個體。比如硅谷強調個人創業,但是從來沒有人定義他們之間的協作,這是有問題的。現在的很多科技實際上拿掉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規避這種人與人之間關係帶來的不確定性,這其實是不利於整個人類發展的。所以演進式架構也需要重點實現羣體協作,下一代架構設計人員應該增加對社會學、生物學的學習,理解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關係和互動和信任的複雜性。

第三,人具有設計一個超越進化系統的能力,比如互聯網。實際上這有個概念叫做擴展適應,就是擴展性的適應。蘋果公司的喬布斯就是擴展性適應的應用高手。他把原來在其他領域應用的技術應用到手機機領域裏面,就會產生一個創新。所以演進式架構不應侷限於設計當下,還應該設計未來。Dave教授認爲一個架構不應該只是軟件架構,架構應該包含更宏觀的東西,比如組織中的人和協作。

對於目前流行的DDD,Dave教授表示,DDD受到業界的關注,就是其對架構的複雜性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從實際落地看,DDD還是一個線性的過程,線性的過程就是會產生一個線性的產出。但實際上覆雜性的過程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它是一個同時很多事情同時發生的一個過程,是很多事情併發的一個過程,DDD目前的發展還有一個約束性,並沒有達到完全駕馭這個複雜性。我們需要培養全棧架構師,在多維度上進行思考。

DDD強調業務與架構的關係,但是Dave教授說,從人的思考角度看不存在嚴謹的模型,實際上你想讓業務和技術這兩個模型同步是不現實的。不過在肖然看來,目前隨着微服務的流行,架構生態化日趨明顯。DDD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模型幫助企業解決業務和技術之間的關係。

建議

在數字化轉型上,Dave教授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從企業決策者的角度,企業需要構建一個跨領域的智囊團,他需要一個跨領域的視角來支持他做決策。其次,這些決策者需要升級思考框架,比如引入Cynefin框架,從上下爲思考問題的本質。最後,實時的決策信息支持。藉助最新的科技實現跨學科領域的人快速組成團隊,然後快速部署決策。

肖然也表示,我們首先需要改變企業決策者對於對問題的認知,這也是今年大會邀請Dave教授進行主題分享的原因。然後,在實施和落地層面,建立跨職能的協作,比如業務和IT的合作。“Dave教授強調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如果你想駕馭複雜性系統,你的協作和整個產出的過程不應該是線性的,應該是一個併發的,多種時延發生的過程。ThoughtWorks也在與一些用戶在探索,例如解決問題的多個想法同時並行推進,而不是隻選擇一個答案。總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應該有全局觀,建立一個跨領域的大視野,思考架構、問題、系統、邊界、約束條件以及未來的變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