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有话说:

  今天的灰枣开团文是六舅舅和赵老师写的,看完他们发在服务号“天使之梦童品会店铺”的版本,我决定直接转载了。理工学霸的角度来考核咱的团品,还真的蛮有意思的。

  关于灰枣的考核标准和品质如何,大家看文就好了,但因为一部分老朋友会不看文,所以有两点罗罗文前提醒一下:一是因为数量有限,往年有朋友一买一二百袋当年货送礼,同时也有很多朋友说买不到,今年还是决定每人每笔订单限购18袋,尽量确保更多咱们的朋友可以尝到(确定要买更多的只能用老公手机再下单了)。二是团购详情前有彩蛋。

  文:六舅舅+赵老师

  朋友们久等了,新疆农科院玛谷农场的原生态吊干灰枣,终于来啦!

  这款灰枣老朋友都回购好几年了,大家估摸着快到时间了,最近一两周服务号后台八成以上的问题都是问枣啥时候到。虽然在运输过程中耽搁了几天导致我们晚上架了一周,但是其它的工作到今天为止一切都还算顺利,我和赵老师也可以来交差了。不仅是枣准备好了,今年的开团文我们还准备了一些特别的内容。不过这一年关注我们服务号的新朋友也不少,我还是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款灰枣的前世今生吧。

  

  玛谷农场的灰枣是罗罗先发现的。她和这款灰枣最早结缘于2015年底,当时作为家属陪六爸去新疆拍胡杨林(游记点击《体验II探访传说中的“姜文训娃地”阿克苏》),误打误撞进入了位于新疆阿克苏市库车县的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新疆实验田的枣林(也就是“玛谷农场”灰枣的诞生地)。因为口感好又是原生态种植,再加上枣子对她家本身就是刚需,罗罗就在朋友圈和公号小团了一次(详情点击《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新疆试验田的有机吊干红枣限量开团》),结果大家收到,反馈非常好。

  2016年9月份,为了更严格的把关产品,罗罗专门又去了一趟新疆的农场“明察暗访”(详情点击《关于有机枣,调查后才有的发言权》),像一个记者一样去了解灰枣的长势、肥料的使用等细节问题,再次确定产品是真的不错之后,才决定在当年的年底枣下树后继续在公号开团玛谷农场的灰枣。为了保证产品在人工参与过程中的品控,那一年我也专门去了一趟新疆监督采摘和分拣,在批量灰枣运到郑州后,还组织了童品会的同事们进行二次分拣(详情点击《2016年玛谷农场灰枣开团文》)。印象中16年的团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老顾客蹲点抢枣导致微店服务器崩溃,当时淘宝全球购店铺不允许上架国内产品,我们还为枣不得不开了个国内店。就这样,秋天去新疆看枣尝口感,如果感受不错年前开团玛谷农场的灰枣就成为了童品会每年的固定节目。

  17年开团的时候,在新老朋友的支持下,30秒下架35000袋,和玛谷农场的厂长紧急协调后,上架的预售40000袋也很快抢光了(去年的开团文点击《等了一年,新疆玛谷农场灰枣,总算来了!!》),没想到还是有很多朋友没有买到,后台一度被灰枣的留言淹没。在这样的热情下,我们也只能一年比一年努力,争取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让大家越来越满意。

  

  今年罗罗去新疆看枣的时间是10月初,还在当地的时候就写了一篇《新疆两日流水账》记录了那两天的所见所想,其中一个重要结论是她认可今年灰枣的口感和品质,觉得是过关的,所以确定下来咱们今年的团是一定会有的。

  赵老师今年也和罗罗一起去了新疆阿克苏,因为他一直想以工科男的身份研究一下玛谷农场的灰枣,没有什么比去一趟更能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了。同行的还有一个咱们童品会的特派员,一直留在库车的枣园记录枣成熟,采摘,清洗,往回运输的全过程。虽然玛谷农场的枣大家都说好,但我们还是希望每一年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有一些变化和提高,争取一年比一年好。

  这次赵老师研究枣的过程,用他的话说,叫做“用不同的视角重走一遍罗罗的选品长征路,说不定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这周的开团文就交给他了。至于他交的作业是不是合格,就要看大家看完后的反馈了。作为他最亲密的战友,我还是先带头鼓励一下他吧。

  赵老师登场~

  

  去年开团玛谷农场灰枣的时候我已经加入团队了,虽然挺喜欢这款灰枣的口感和品质,并且罗罗选品已经够挑剔了,但因为做了很多年的研究,我看事情总是会带着疑问的眼光,所以没有亲自研究或者体验过,总还是会问一些问题。为什么是新疆阿克苏?农科院的实验田就一定更好?天山雪水灌溉的价值在哪里?吊干太久不是伤树吗,会不会影响第二年的长势?。。。讨论的过程中,罗罗和六舅舅都说,百闻不如一见,你明年自己去一次就知道了。于是就这样,今年决定和罗罗一起去新疆看枣了。而下面的分享结合了我查阅的资料还有此次行程的所见所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

  关于灰枣的食用价值,我的理解是,虽然不像民间流传“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那么夸张,但是其营养价值还是公认的,并且口感好还可以当零食。罗罗以前的文章也讲过她的看法(不熟悉的朋友可以点击蓝字查看相关内容《新疆玛谷农场灰枣》),这一点我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就不赘述了。但我关于玛谷农场灰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按我先前的认知,灰枣的原产地是河南新郑,既然罗罗和六舅舅都生在河南,如果给大家推荐灰枣,为什么不就近推荐全国知名的新郑灰枣,而要选择新疆阿克苏的灰枣呢?

  查阅了很多资料过后我明白了。新疆现在种植的灰枣品种也是从河南新郑引入嫁接的,而阿克苏地区的引入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不久后人们就发现,新疆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其实比内地更适宜种植灰枣这样的干制品种。

  首先就是气候新疆地区因为日照时间长,可以加强枣树的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吸收;而夜晚的低温则降低了枣树养分的消耗,从而有利于糖分和营养的积累。这些有利的气候条件是保证新疆灰枣品质和口感的重要条件。

  其次是地理条件新疆最出名的两个灰枣产地是若羌和阿克苏,两地的枣林都是由天然融化的雪水灌溉的,若羌枣由昆仑山雪水灌溉,而阿克苏灰枣树(也就是玛谷农场的枣树)喝的则是天山雪水。

  其实雪水灌溉到底有什么价值,也是我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人说雪水中富含氧离子,可以促进果树生长,但是经过一些调研之后,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不过雪水灌溉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污染和农药残留,也不像自来水里可能含有各种可溶性的盐,能维持住灌溉的原生态,这点是可以肯定的。我这次去新疆也专门沿着玛谷农场的水源地走了几十公里,虽然十月初还不算冷,我还穿着短袖,但是融化的雪水依然冰冷彻骨,而周边的环境完全没有什么工业,确实没有污染的可能。

  新疆还有一个种枣的地利优势就是,土壤多为沙土或者沙壤土,通透特别好,利于根芽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吸收。而枣林的四周多是戈壁沙漠,这些戈壁像隔离带一样阻挡了病虫的侵害。而由于病虫无法大面积繁殖,果树对农药的需求就会下降很多,间接地也给原生态种植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

  如果仅仅是看气候和环境因素,阿克苏和若羌的灰枣理论上来说,都是可以达到同等品质的,也是国内最好品质的了。国家也很早就意识到了阿克苏红枣(包括灰枣和骏枣)的地域优势,在2008年颁布了相关地理标志产品的公告。

  了解到这些信息,也加深了我对玛谷农场灰枣的信任。但是马上另一个问题就来了,既然阿克苏的枣都不错,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推荐农科院实验田(也就是玛谷农场)的枣呢?

  这次实地考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晰的答案。主要原因是玛谷农场的灰枣有两个特点:一是纯原生态,二是品质更好。

  首先说第一点,纯原生态。为什么在原生态上面还要加一个“纯”字?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只要沾有一点原生态的边,很多商家都会用“原生态”或者“绿色”这些词。比方说用的水好,就说原生态灌溉;不用化肥,就说原生态施肥等等。但是原生态灌溉的商家可能用化肥,而不用化肥的商家可能用有污染风险的水源灌溉。是不是保证整个过程都是原生态的,是没有人告诉消费者的。

  再说回枣,哪怕是在新疆,用药防虫的需求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很多枣农为了增产增收,还是会搭配着使用农药、膨大剂、化肥和甜味素。而玛谷农场的种植除了在需要肥料的时候使用高价的天然羊粪肥之外,没有再添加过任何东西到枣林了。这样的种植才是杜绝了几乎一切的人工干预(当然像整形修剪那些不带来污染的种植方法除外),在我心中才算是“纯”的原生态。

  第二点说的是玛谷农场的灰枣拥有更好的品质。说这个之前,先说一个背景,就是种枣的人都知道,枣子在树上吊干时间越长,直到供糖封死自然十成熟的时候再采摘,品质是最好的,果肉紧实口感香甜。这个吊干的时间每年最晚能到十一月底。市面上的灰枣干果,哪怕是新疆出产的,大多是人工催熟烘干的枣。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如果施加了化肥、农药,枣是在树上挂不住的,最多十月份就差不多掉完了;而就算花大力气用原生态种植保证枣能多吊一段时间,但是上市的时间晚一两个月,失去了市场先机,很多枣农是不愿意等这么久的。

  这次我在十月份看完枣就离开农场了,但是我们的特派员同事一直留在那边待到了十一月底。他告诉我和六舅舅,当时玛谷农场所在的阿克苏库车县的枣基本上都已经下完了,集市上从十月就开始陆续出现售卖灰枣的人了。玛谷农场的灰枣一直等到了十一月二十几号才开始下树,算是把吊干时间延长到可能延长的最久了。

  下树前拍的照片△

  我从其它渠道了解到了一个信息,就是吊干时间太长,其实可能会伤树,影响下一年的长势的。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实验站的站长,站长回答说,确实有这样的可能,不过实验站每年会保证在施肥期加大有机肥料的用量,基本上可以维持住这个平衡。不过这样的选择会大大提高购买有机肥料的成本,但为了最好的品质,也是值得的。

  当然,能够把住纯生态和高品质的关,也是因为实验站是有国家支持,不是纯商业机构不需要追求盈利的。他们真正的目标还是能种出最高品质的果实,还有给当地果农留下一些科学种植的遗产。

  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品种搭配是科学种植的重要部分△

  讲到这里让我想起站长给我讲的一个故事。实验站刚开设的时候,站里的工作人员给实验田附近的几家农场的枣农免费教授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种植密度、不同品种的搭配、施肥的节奏和用量、灌溉的方法、枣树的整形修剪等很多方面。起初大家都很愿意听,但是到了整形修剪的时候,很多果农死活不让修剪他们的枣树,觉得那是破坏,最终树体的枝条分布不合理,产能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直到现在,一些枣农对实验站传授的方法也还是在缓慢接受的过程。这些故事我听完后挺感慨的,一个产业的改良和变化,特别是农业,真不是明白怎么做就能做好的,还是需要像实验站站长这样的人,愿意扎根在当地,把自己的知识一点一滴地传递出去,甚至过程中哪怕遭到误解也不能放弃,才能在某个未知的时间点带来改变。当时望着站长的背影,我还真有些感动。

  了解到这里,我对玛谷农场灰枣残存的一些疑问基本上都打消掉了。剩下的就是深入枣园现场再看一看了。

  我们去的10月初,有些熟的早的灰枣果实已经逐渐在脱水吊干了。▽

  还有一些表面还比较光滑,摘下来咬一口还很脆。▽

  每一颗灰枣上面都盖着薄薄一小层沙土,这在四周都是戈壁的枣园再正常不过。我们摘下了几颗,用随身的纸巾擦了擦,擦拭前和擦拭后的对比就能看出那是沙土了。▽

  因为种植过程中人工干预非常有限,所以决定玛谷农场枣树挂果情况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就限制在枣树本身的生长情况,而这种原生态的生长会导致每一个枝条的挂果情况几乎都不一样。有的枝条上挂的果实会相对均匀一些。▽

  但也有不少枝条上挂果大小不一。▽

  所以采摘过后,玛谷农场的枣会在农场先按大小被人工分拣一次,然后到了郑州之后我们童品会再组织小伙伴们二次分拣。

  走了一圈枣园,还零星捕捉到了一些活物(你在下面这张图片中找到了吗?),但是其实让我感觉更放心一些,毕竟蚂蚁也愿意咬两口的枣,肯定算是比较安全的吧。▽

  行进中也发现一些干瘪的劣果,基本上都会在我们的两次分拣中被排除掉的。▽

  还有行进在枣园的感觉。▽

  亲自走完这一圈,算是解答了我的所有问题,我对玛谷农场的灰枣算是彻底放心了。

  回来的路上,我还跟罗罗说,她的选品眼光还真是不错,找到玛谷农场的灰枣就像是在沙漠中挖到了一块儿宝藏一样。可能真是置身于当地才能真的体会我说的这种感觉吧。

  后面的时间,就是和留在新疆的特派员按时交流灰枣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然后和往年一样,等枣到郑州了,和六舅舅一起组织童品会的小伙伴们做二次分拣。

  结束我的介绍之前,再给大家看看今年枣的各种细节照片吧。

  紧致的果实▽

  再近距离看一下▽

  一大堆兄弟姐妹在一起▽

  放在盘子里▽

  好了,我的灰枣介绍就到这里了。再说一个关于团购的重要信息是,今年和往年一样,虽然有两次人工挑拣,但是每袋还是多送30克(每袋至少530克),这样如果遇到不好的扔掉大家也不吃亏,希望大家收到后还是会和往年一样得到最好的体验。

  在放团购详情之前,还是把前几年开团时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解答,结合着我这次的分享,应该能回答绝大多数大家的疑问了。这些问题的解答是我们整理罗罗之前的回答,还有前年六舅舅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咨询了相关专家后得到的答案。如果还有其它问题,那就随时通过后台和私信联系六舅舅和我,或者通过童品会联系咱们的客服meimei吧。祝大家购物愉快!

  六舅舅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席科学家曹商银博士△

  

  不管你是否对咱们的灰枣感兴趣,都推荐你看看下面结合专家讲解整理出的一些信息,其中有关于农业食品安全的。因为大多都是罗罗之前整理的,所以是罗罗的语气。

  1

  有个朋友对罗罗推荐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灰枣有疑虑,认为农科院试验田,那不是搞实验的东西么?我们怎么敢给孩子吃试验品?

  (这个问题,我连试验田站长都没问,因为就算那不是商业地块和商业项目,但他作为直接责任人,我怕得到的信息不够客观。前年是六舅舅去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找第三方,利益完全无关的专家进行咨询,正好也能让其他问题有了更权威的答案。)

  大家对农科院下属的土地有理解上的偏差。一想到农科院就认为是为了科研和实验,其实研究新品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作为农产品的技术输出部门,除了新技术的研究,他们还有工作内容是进行原生态标准品种和绿色种植的数据保留。出产咱们灰枣的玛谷农场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是示范田。通过原生态品种的种植,进行标准数据的收集,以及作为实验新品的对比样本,同时对耕种流程的总结,作为指导农户规范种植技术的样本。

  所以,孩子们不是小白鼠,只是能吃到不为追求盈利而保留的真正原生态灰枣而已。

  2

  玛谷农场是果树研究所下属的示范田,有国家支持也不需要追求盈利,那为什么灰枣的最低卖价也比淘宝很多枣都贵?

  这个贵的原因是:这块儿示范田种植的枣,用的是农家肥(以羊粪为主),单肥料这一块的成本天然农家肥就是普通化肥的一倍。因为用的是天然肥料,使得枣子摄取养料均衡,保证了果实的品质,但与此同时枣子的产量又比常规用化肥的做法产量降低40%-50%。这个成本的增加大家很容易算的出来。更别说因为不用化学除草剂等农药而采用人工除草等的成本增加了。

  3

  天然肥料不是更贵更好么?为什么产量反倒会低?

  果实是植物的繁殖系统,就像动物一样,健康的动物应该是各个系统协调发展,身材匀称结实的,所以同理对植物来说,并不是一棵树的果实结的越多越好,满树都是果实只有人类的农民看着会喜欢,从植物的角度来说并不健康。施化肥就相当于让它极度偏食,大量摄取提高果实产量的营养,对植物来说当然是不好的,一代代的繁殖,产量越来越高,但却让我们的粮食没有粮食味儿,水果没有水果味儿。

  示范田采用天然肥料的传统方法种植,就相当于我们自然受孕分娩出的孩子,现在各种促排卵药让双胞胎甚至多胞胎都成为可能,但我们绝大多数人依然会为了孩子的健康选择自然受孕。不是化肥催出的果实不能吃,但哪个更健康更好,大家应该也能判断了。

  4

  咱们的不是有机枣,而是原生态枣

  之前关于农场的种植方式,我很认真的咨询了试验田站长几次,他说无化肥无农药,无基因改良,我当时觉得农产品最高标准也就是有机,就问他是否达到有机标准,他说是的,但同时他也解释了一下因为拿有机标签需要比较大的价钱,这对于并非以追求商业利益为出发点的试验田来说,他们觉得必要性不大。再说他们守着那么多行业内权威专家,很清楚自己农场产品的质量情况。 对这个解释其实我自己是比较认可的,这么久以来我一直坚持自己亲自选品,即使在日本,也努力参与到很多产品的制造生产环节中去,时间长了我也多了不少经验,其中一条就是:与所谓“标签”相比,我更相信自己实地所看所知,就像咱的羊绒衫,标签上都敢写100%,但通过我送鉴定自己确定没问题才会相信。因此在现场实际确认了灰枣的标准能达到有机级别的情况下,我在开团时的行文中用了有机这个词。 但当时六舅舅给农科院专家看咱的开团文时,曹博士在感谢咱们对健康农产品给予的推广和认可的同时,也提出了我使用有机这个词的不妥当。有机食品,是符合国家一系列要求后就可以获得的一个标签,它可以使用有机化肥和有机农药。但他们农科院示范田本身就没把拿到那个需要大价钱的有机标签当作自己产品的评判标准,较真一点来说,两者对比之下,他们所采用的原生态传统方法种植,不仅种植成本比有机食品要高、农产品的安全风险也比有机食品还要低、甚至他们的质量标准也比有机食品还要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农科院示范田出产的灰枣,不适合叫“有机”,也实在没必要叫“有机”。

  ◆◆

  ▽还有几个问题,是针对咱们的团品试验田站长回答的:

  5

  这是去年读者发给六舅舅的新闻▽

  下面是试验田站长给的答复▽

  我不多评论了,即使有些急功近利,但那些枣农也真的可怜。在第一年去新疆发现玛谷农场的那次,我确实看到好几个枣商守着试验基地等大枣,以前试验田的产出除了每年拿进京送礼的,其他枣即使被大牌枣企收购也很贵,所以咱们的枣以前在品牌里售价都在单斤100元以上,玛谷农场现在接受团购合作,也是希望更多朋友用更实惠的价格吃的好的产品,认可他们的努力和价值。

  6

  为什么灰枣收到的时候有些袋子里会有水气?

  枣子本身会存在一点儿热量,天然果子是会呼吸的,密封后,快递过程中,袋子内外有温差,从而密封袋内会产生雾气。

  7

  为什么枣看起来亮亮的,煮的时候会有少量白色粉末状出现?

  果子表面的光亮度,来自于天然果蜡。果子只是经过简单的清水清洗、然后烘干表面水气,天然果蜡依然保留,更耐存放。

  8

  为什么我要求咱们的团品进行一次水洗。

  因为灰枣是晃到地上捡起来的,很脏,我15年底自己从新疆背回的两箱枣是直接捡起来的,到家后看起来感受很不好,而后来开团前收到的经过一次水洗的样品,就满意很多,所以今年我直接让农场加了一道清水的冲洗程序。在进厂水洗时,试验田站长还跟一个内地的枣商打了一架,因为那人用糖水泡枣增加甜度,他说那人败坏新疆枣的名声,真正做产品的人,是会对一些现象很痛恨吧。

  9

  关于玛谷农场原生态枣的口感

  之前我因为找一个给了差评的朋友,写过一篇《有个差评,希望能找到你》,后来我找到了,沟通很好,她依然是咱的铁杆朋友,但她的反馈让我必须有下面的提醒。

  那个差评是因为收到枣的时候并没有惊艳,而且超特级大小不均。我从没说过灰枣会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口感,选择继续团它,一是因为这份不掺假不昧良心的安全,这是最重要的,给孩子和家人选择的食品最起码需要先满足安全需求吧?也许市面上还有一些品牌也能满足安全这个基础条件,但可惜我不了解,我只能在我所了解的、能确保单位范围里给大家选择真正靠谱的、我认可的产品;二是那年灰枣的反馈确实很好,开团文(点击蓝字可查看)里贴出的评价都是真实的感受和反馈;三是从我自己的感受以及吃过这款枣的朋友们的评价来看口感也真的不错,泡糖出来的枣后味会发苦发酸,但咱们团的这个就是天然真实的枣的味道,不会过甜过腻,但也做不到惊艳到改变你对枣的认知。

  我真的很怕大家因为对我的信任,不看开团文直接下单,每个字都用心敲出的,感谢信任,但真的恳求大家看完我对产品的客观描述再下单吧,犯错被批评可以改正,被委屈真的是除了难过没别的出路了。

  10

  关于分量,每袋净重是530克。

  虽然二次质检的时候淘汰的5%左右的残次品灰枣,但最终分装的时候,六舅舅还是严格按照530克的净重执行了。一是担心质检的时候有漏网之鱼残次品没发现,多出来的产品可以保证大家怎么也不会吃亏;二是多次质检然后减重量,给人感觉像他管理店铺后变相涨价。所以,咱们提高品质不降克重,就是六舅舅给咱读者的福利了。

  11

  关于食品安全

  (这个是六舅舅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咨询完,打电话跟我说了半天的问题,也更坚定了我选择的方向)

  一说起现在咱们食品安全特别让人焦虑的现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怪政府,但食品安全问题可能还真不是只靠政府就能解决的。大量低质低价的产品才有生存空间,那是消费者自己投票出的结果,食品安全不只是农民和专家就能去解决的问题,跟我们每个消费者都有关系,需要全体意识的觉醒。就像我们作为消费者痛心疾首的为农民为了多赚几千块钱而使用化肥使用高浓度农药而愤慨和痛心的同时,也可以自己想想身边又有多少人愿意为甚至表面看着差不多但贵不少的农产品买单,因为仅仅安全二字要付出的不只是良心,还有实实在在的成本提高。

  我们现在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就不说了,都知道严重,谁也说不清楚,没有权威的数据说明到底有多严重。但是仅仅是土地化肥和农药的残留,从专家的角度来看已经是极其严重到不治不行了。虽然国家在大力倡导和管控,但因为我们的土地还都是农民个人在种植,观念和市场压力等多种问题,造成很难管控。就像空气污染管理工厂一样,直接管工厂,环保设备不开,偷排的现象还屡禁不止。更何况农业是要直接管到个人,让每个农民个体都觉醒,去主动减少利益提升品质,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市场不认可倒逼农民,他们几乎不可能能抗住压力,导致低价劣质产品占领市场,优质产品越来越稀缺,即使最权威的专家也对我国农产品优质得不到优价感到无奈和痛心。

  因为国人的智慧特别强,我满世界给六六找放心的食物,平时大多选用进口的,很贵,只为安全。但我并不崇洋媚外,有国内的良心产品,我会支持的,而且不会让种地的觉得只有低质低价才是出路。我没有拼命压低玛谷农场给咱的团购价,因为如果我都不愿意为优质的产品买单,最终造成了劣币驱良币的效果,让示范田只能靠国家补助维持最小的规模,没补助甚至可能消失,而不是被市场认可后开垦出更大面积荒地产出更多的高品质灰枣,那才是我们孩子最大的悲哀。当然,我也不会给自己孩子吃贵的,为了销量弄些便宜的组团给别人家孩子吃,宁可卖的少,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十一个问题讲完了,从产品到价值观应该都表达清楚了吧。

  另外还有几个特别提醒:

  01.个头大小的问题。一个地块儿甚至一棵树上长的枣子,根据大小和品相会分为不同等级,在口感上基本是一样的,就是大小不同。红枣的分级,是纯手工挑拣的,虽然会挑拣几遍,基本上装在一袋的,都属于一个等级区间基本上,但也难免会有个头大小不统一的情况,这点请知悉。

  02.因无农药化肥,完全遵循自然农法,农场周围百公里无工业无污染,在果子成熟期招来鸟雀啄食,他们也不加以驱赶,为了果形好看,后期都进行了几遍人工挑拣,但可能还会有遗漏,极少的果子上会有小洞洞的情况,如果碰上了,没关系,放心吃。当然这种概率极低。

  03.灰枣真的不是大个头品种的枣,如果想买超大的,没级别的骏枣都比他大好多。特供的枣王级灰枣也比骏枣小很多,一级拿到手里就更不会觉得大了。如果很介意个头,请千万不要拍。团购没人买对于我来讲也无所谓,收到货之后说对六妈很失望,我会伤心的。每次产品描述,都尽量尽量去追求客观了。

  04.关于枣核大小。咱们的灰枣二号,是最原始原生态品种,所以不是专门的小核枣。但即使一棵树长出来的枣,枣核也会有大有小,完全看概率的,收到大核小核都正常。

  好了文章写完了,下面是彩蛋还有团购详情。明天上午十点,不见不散。

  隐藏彩蛋:

  六舅舅和赵老师在他们的服务号给大家送了30袋非卖品的“灰枣枣王”,那咱公号也必然一定要送啊。咱们读者多,送50袋吧,具体参与方式在公号对话框中回复“灰枣”可获得。

  2018年末嗨一次,要不要来试试运气:)

  

  团购详情 跟团必看

  团购时间:

  明日周五(12月28号)上午10点

  上架店铺:

  1.习惯微信的朋友可以识别下图二维码到微店进行购买。

  2.搜索淘宝店铺“天使之梦食品铺子”或者店铺号9570866进入店铺

  复制红色字体,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查看

  店铺淘口令

  ¥HG22boBxNCW¥

  大家复制淘口令进入店铺后,点击大图,就可以看到相应的产品了。

  关于价格:

  特级:62元/袋

  一级:52元/袋

  价格和往年一样,提升品质和数量后不加价。南疆因为气候原因,枣的出品会受到影响,就像读者发来的新闻上所说,等级不高的枣非常多,很低价格都没人要,而好枣比例很少,所以只能靠品质好的枣来收回成本,好枣的价格就更贵了,但今年农场答应不涨价。

  咱们这样批量拿货开团,农场还给出这个价,放在淘宝不考虑品质单纯比价格,真的不算便宜。但食品,是吃得出好坏的,而且原生态传统方法种植,不加激素化肥,产量就会低,这样的品质这个价格,已经很良心了。六姥姥在断货时自己网上买的特级枣88一斤,都被咱的一级给秒成渣。

  单袋重量:

  有一年因为有一位朋友说试吃产品中好枣很好,但混入的也有几个枣口感不太好,所以我跟试验田要求二次筛选被拒绝后,全部都按530克装袋了,即使咱们收到的产品中都几个不太好的,扔掉也没吃亏。

  每年大货样品到郑州之后,我们自己购回好多袋抽检,天然农产品,确实还是一袋里面有几颗口感不够好的情况,比例在5%左右。所以我们都会要求所有成品重新分装,每袋都要达到530克以上。今年也都是新枣,没有坏的,万一吃到哪颗口感没那么好,也别太郁闷,农场已经提前补偿给咱了。

  限购:

  因为数量有限,有朋友一买一二百袋当年货送礼,同时也有很多朋友说买不到,今年还是决定,尽量确保更多咱们的朋友可以尝到。

  邮费:

  不管买几袋,一个订单运费都是十元,和前几年的邮费政策一样,多买也不包邮,枣很重,如果买的大于等于两袋,运费都是需要我们去补贴的。只是,如果分开订单付两次运费的,就别找着退运费了,谢谢理解。

  发货:

  郑州仓库发货,默认中通快递。都是现货,下单后一周内发完。

  保存方法:

  在新疆那种很干燥的地区,通风阴凉放置就可以,大家收到后,最好还是冰箱低温存放,这样可以放很久,根据储藏条件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保质期。每次吃多少洗多少,天然无添加的灰枣怕热怕闷,冰箱冷藏最佳。淘宝现在还有很多枣是16年秋末出品的呢,放冷库里也不会坏的,就是会影响口感。咱们这个枣,几乎是新疆最晚下树的一批,最新鲜,18年冬天前买的新疆灰枣,都不会比这个更新鲜了。

  

  关于产品,我不是比你懂得更多一些,

  只是比你花了更多的冤枉钱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购买链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