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有句话说的很对,孩子幼年时的家庭关系,决定了他长大后选择离家多远。

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以自己的带有问题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出现问题却不懂得反思,却把这种“偏爱”当做是父母的大爱!

那些强逼着孩子的父母,看看自己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1.网友一:

我小时候总被妈妈说我丑,我天天照镜子想确信自己是不是真的丑,找到自己有一点美的地方还要被说丑,我快30了到现在都对自己的脸蛋不自信!

我小时不帮家里干活或者没干好,我妈就说早知道小时候把你掐死得了!

我上初中,学校要交5块钱学费,我妈给地上扔2块钱,我哭着说交钱就要交5块钱,我咋去学校吗?追着妈妈屁股后面哭,再给地上扔1块钱,凑够这5块钱,要被妈妈奚落骂两个小时左右,钱从来没有给到手过,都是扔到地上我去拣。

长大了又有太多太多的事了,不说了,真的很伤心了。

2.网友二:

诸事琐碎,大概是这几条:

一是小学时,父母没有按他的要求,给他穿长裤。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疼。

二是他是大院子弟,从小学到中学,都在一个固定圈子里,这让他超不爽。

三是有次考试回来,携带的文件夹被人划坏,母亲没有呵护他,而是说了句: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四是他想到外边上学,父母不同意。

五是考上北大后,北京的大姨他看不顺眼。

六是他不会剥鸡蛋,被人嘲笑,这事必须怪父母。

七是毕业旅行不开心。

八是父亲曾斥骂他: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九是父母曾托一位盆友照顾他,网友怒写了4000多字,列举这个人有毛病。但父母不顾他的感受,依然要求他学会跟有问题的人交往。

3.网友三:

网友三是个优秀的男孩,在家里听话,在学校成

绩好,还乐于帮助同学,连续两个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学生。有一次,老师组织了学习互助小组,网友三帮助一个后进生提高成绩,放学后,他们一起温习功课。

网友三因此回来很晚,爸爸以为他在外面网吧玩游戏,不由分说批评了网友三。后来,虽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爸爸并没有向网友三道歉,反而对网友三冷嘲热讽:“你的成绩有那么好吗?你还是拿到了第一名再去帮助其他人吧。”

网友三因为爸爸的这些嘲讽,变得郁郁寡欢,后来再也不敢帮助同学了,和同学的关系也疏远了很多。,而且网友三觉得爸爸一直对自己不满意,心理压力很大,成绩也受到了影响。,这下爸爸又开始嘲讽起他来。他和爸爸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亲子关系陷入了低谷。

父母总觉得孩子欠自己一句谢谢,孩子总认为父母应该说声对不起。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孩子没有选择,只能选择接受,孩子们不停的用感恩来化解自己内心永远抹不去的伤痛,让它不再那么痛。伤痛只是被埋在很深很深的地方,疼还是很疼,只是麻木了。孩子要成长,因为他想让自己的心强大一点,对痛感麻木一些,慢慢长大了,这些伤痛还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父母爱孩子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时候可能做法欠妥当,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小时候都收到过哪些来自父母的无意伤害吧,做父母的我们也引以为戒避开伤害孩子的雷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