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郊一座名叫“南海子”的公园内,有一片灭绝动物墓地,上百块墓碑逐一压倒,连成一百多米长的多米诺骨牌。

在已经倒塌的骨牌上面,刻着一些生疏的名字——波兰原牛、福岛胡狼、南非斑驴……

骨牌队列的中间,一只泥铸大手挡住骨牌继续向后坍塌,在大手的后面,是袋鼠、树懒,还有存量已经极低的白海豚等濒危物种,排在长长队尾的骨牌上面,赫然刻着“人类”两个大字。

那只大手是觉醒的人类为曾犯下的过错做出的忏悔,环保主义者正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声音——4月21日至22日将在广西钦州市三娘湾景区举办的2018北部湾(钦州)迷笛音乐节,便是国内首个沙滩公益主题音乐节。本次音乐节的亮点是“ 玩音乐、看海豚”,除了保护白海豚之外,迷笛与GoalBlue为蓝共同发起的“拒绝塑料饭盒”的公益倡导,还是迷笛音乐节2018年的全年主题。

它们也是音乐节的“明星”——保护白海豚

本次2018北部湾(钦州)迷笛音乐节的举办地位于广西钦州市三娘湾景区清心园海边沙滩,钦州向海而生,素有“海豚之乡”的美誉,三娘湾的“明星”白海豚也自然成为此次活动的焦点。

白海豚的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有的腹部略带粉红色,短小的背鳍、细而圆的胸鳍和匀称的三角形尾鳍都是近似淡红色的棕灰色,极具观赏性。而属于哺乳动物的白海豚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同时,白海豚喜欢温暖的南方水域,喜欢紧贴岸边生活,偏爱河口地区——跟人类如出一辙。

与人类相近的习性让白海豚与人类更增添了一分亲近感,成为了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然而,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相伴谈何容易——栖息在人口密集、工业和渔业发达地区的白海豚,就算不成为少数人类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很难避免一头撞在船舶上的危险,而随着海洋环境的每况愈下,白海豚,正在面临着灭顶之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