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這樣一個人,無論是執行改稻爲桑國策,還是受鄭泌昌等人哄騙毀堤淹田,心中想的只是完成上面的政策,報答上級的知遇之恩,卻從沒把填下蒼生放在心上,所以纔會說出就算全浙江的人死絕了也得改這樣的話來。劇中馬寧遠出身貧寒,幸得胡宗憲賞識提拔,一個舉人出身可以做到杭州知府,簡直祖墳冒青煙了。

《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擁躉甚廣,長期以來都是歷史劇迷心中殿堂級的存在,就連挑剔豆瓣都不吝給出了9.7分的巨高評價,實在難得!

喜歡這部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編劇沒有將角色臉譜化。主角自不用說,就連每個小角色都很有溫度。杭州知府馬寧遠就是這麼一個有溫度的小角色。劇說歷史那年之前文章分析過,他可憐貧困命,得了富貴病。這個耿直愚忠基層官員,因爲心懷對上級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便以命相報,最終被人利用,命喪黃泉,實在可惜!

改稻爲桑國策,朝廷定政策,府縣去實行!作爲杭州知府的馬寧遠,決定了他只是一個政策的實施者,作爲體制內的一員,保證國家政策的落地生根,府縣這一環節至關重要,古今莫不如此。而劇中馬寧遠的“爲官之道”,值得我們時刻驚醒!

體制內待久了,尤其在基層與羣衆打交道,時間久了人就會倦怠!就會不拿蒼生當回事,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成爲海青天。劇中馬寧遠出身貧寒,幸得胡宗憲賞識提拔,一個舉人出身可以做到杭州知府,簡直祖墳冒青煙了。難得的是他還不貪腐,做到了杭州知府,老母親還在鄉下,還需託人照顧。可是這樣一個人,無論是執行改稻爲桑國策,還是受鄭泌昌等人哄騙毀堤淹田,心中想的只是完成上面的政策,報答上級的知遇之恩,卻從沒把填下蒼生放在心上,所以纔會說出就算全浙江的人死絕了也得改這樣的話來;纔會做出毀堤淹田,造成數十萬畝良田被淹,數十萬人流離失所的事情來。

只唯上不唯實,是馬寧遠爲官之道的經驗總結,代表了大部分官員的典型形象。劇中馬寧遠也算是一個能幹之人,否則舉人出身的他也不可能得到胡宗憲賞識和提拔的。但是也正是這一點,馬寧遠心懷感激之情,時刻準備着爲部堂分憂,久而久之,便忘記了當初自己被提拔的原因,忘記了初心。所以漸漸的,少了對天下蒼生的敬畏之心,少了對人民百姓工作的耐心。

我們應該從馬寧遠身上汲取經驗教訓,從他不怎麼正確的爲官之道里看出我們真正應該做什麼?否則,正如他最後說的,還不如不出來爲官!

相關文章